
《丰收之歌》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丰收之歌》是一首丹麦民歌。曲调欢快活泼,一拍一音,节奏带有舞蹈性。利落豪爽的音乐风格和直率而稍带幽默感的歌词,使我们联想起人们围着丰收果实边唱边跳的欢乐场面,表现了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喜悦。全曲由六个乐句构成,结构图式是a+b+a+b+c+b。这首歌曲的旋律大多呈分解和弦式的进行(如第一乐句完全由主和弦“1 3 5”分解构成),因而歌曲旋律多为跳进。歌曲的情绪明朗欢快,具有活泼跳跃的民间舞蹈特点。 教学目标: 1.用平稳悠长的气息与欢快活泼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丰收之歌》,表现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喜悦。 2.通过“猜谜语”、“音乐创编”等综合活动对秋天有进一步的了解,通过节奏训练更好的把握歌曲。 3.在“视、听、唱、动”的系列音乐活动中感受秋天美景,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表达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之情。 教学内容: 1.唱:《丰收之歌》。 2.动:“激趣猜谜”、音乐“闯关”游戏、节奏练习等。 3.分享:拓展欣赏与“丰收”相关的音乐作品。 教学重点: 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 学生能尝试用唱、奏、舞等不同形式来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自制水果卡通贴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情绪 1.课前激趣猜谜,揭题导入新授 2.欣赏动漫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1)你们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情绪?你能想象一下丰收的景象吗? (2)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歌曲吗? 请根据老师给出的三个提示猜一猜,比一比哪位同学的知识面广。(出示课件) (3)师小结:《丰收之歌》是一首丹麦民歌,曲调欢快活泼,节奏带有舞蹈性。描写了丹麦人民辛勤采摘劳动果实的情景,表现了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喜悦。 二、训练节奏,练习视唱 1.闯关一: (1)请有节奏地把农民干活时的声音模仿出来。(出示课件) 挑 担: 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 嘿 哟哟 嘿 哟哟 嘿 哟哟 嘿 嘿 (跺脚 跺脚) 加 油: X X | X X X | X X | X X X ‖ 加 油 加油 干 加 油 加油 干 (拍手 拍手) (拍手 拍手) (2)找出打麦节奏,模拟连枷动作。(出示课件) (奖励学生观看一段农民用连枷打麦的视频,师生总结得出打麦的节奏)。 打 麦: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0 ‖ 啪啪 啪啪 啪啪 啪啪 啪啪 啪啪 啪 (左腿 右腿 左腿 右腿 左腿 右腿 拍腿 摊开手掌) 2.闯关二: 请同学们把以上三种节奏汇合起来,分成“挑担组”、“加油组”、“打麦组”同时进行节奏练习。 3.闯关三: (1)请同学们学一学苹果和梨子的歌声。 (在唱谱的过程中,为提高学生兴趣,教师将水果卡通贴作为奖励。) (2)你能听出它们分别是刚才练习过的哪种节奏型吗?(点击课件出现相关节奏型。) 4.闯关四: (1)请同学们学一学玉米的歌声。 (2)你能听出它是刚才练习过的哪种节奏型吗?(点击课件出现相关节奏型。) 三、学唱歌曲,表达情感 1.播放范唱,学生随音乐自由做声势动作,感受二拍子的强弱特点。(出示课件) 2.学习歌谱。 (1)再听范唱,哼唱旋律。 请大家一边随音乐轻声哼唱“lu”音,一边找出哪些乐句是重复的。 (2)找出重复,色块显示。 请拿到水果卡通贴的同学按照正确的乐句重复顺序粘贴至黑板上。 (师:<随手将六枚水果卡通贴调整为圆形图案>,这样的结构仿佛让我们看到,一群种田人与他们的孩子们围着一堆篝火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场景……) (3) 完整地哼唱歌谱。 (师钢琴伴奏) 3.学唱歌词。 (1) 师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2)用PPT打出“一音多字”的相关歌词,让学生按照节奏重点练读。 (3) 学生轻声跟琴练唱歌词。演唱中教师及时纠正错误,指导难点。 4.分析处理,激发情感。 (1)你能想像一下丰收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