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008340

4.2《扬州慢(淮左名都)》课件(共4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4-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192588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十里长街市井连, 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 禅智山光好墓田。 ———张祜《纵游淮南》 扬州慢 姜夔 知人论世 姜夔(约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人。南宋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一生未入仕途。工诗词、善书法、精音律。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姜夔深谙音律,集中十七首自度曲,都旁缀音谱,是流传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宋代词乐资料。著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 解题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早在东汉时便是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 扬 州 扬州慢,词牌名,写的是扬州战后的景象,又是慢词,故称扬州慢。 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重抒情,一般都比较长。但与长调有别,长调单指字数(习惯上58字以内为小令,59—90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扬州慢》乃姜夔自作调,“白石因游扬州而作,创为新调,即以词意名题,其所言即扬州之事。”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重抒情,一般都较长。《扬州慢》共98个字,是一首长调,也是一首慢词。 写作背景 扬州自隋开运河后即成为南北运输要道,富商大贾,云集其内,歌楼舞榭,林立其间。及宋南渡,与金隔淮相守,于是昔日繁华都会一变而为边城。 靖康之变(1126年)后,北宋灭亡,宋王朝南渡,此后金人屡次南侵。绍兴三十一年 (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 淳熙三年(1176)的冬至日,姜夔经过扬州,目睹城里萧条荒凉的景况,缅想它原有的繁荣华美气象,黍离之悲油然而生,就写了这首《扬州慢》词来抒怀寄意。 释题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初读诗序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jì),荠(jì)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 冬至 即扬州 雪止天晴 军营中发出的号角声 谱写,作曲 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姜夔曾跟他学诗,又是他的侄女婿。 黍 离 之 悲 指故国残破的悲思和今昔对比的伤感。《黍离》,《诗 经 王风》中的一首诗。《毛语序》称,周大夫见故都的宗庙宫室傾覆,遗址上长满了茂盛的黍子,于是写了 《黍离》一诗表达自己的忧伤。 解读小序 写作时间 所见所闻 写作缘由 他人评价 主题 感情基调 淳熙丙申至日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感慨今昔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低沉悲哀 作用:词人通过扬州昔盛今衰的对比,追怀丧乱,感慨今昔,抒发了对国事痛惜伤感的悲痛之情。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精读诗歌 诵读体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把握节奏,慢词是应该慢读的。 2.找出韵脚: 程、青、兵、城、惊、情、声、生。 3.重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