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踏雪寻梅 课 时 1 教学内容 学唱《踏雪寻梅》打击乐器为歌曲《踏雪寻梅》伴奏欣赏不同版本形式的《踏雪寻梅》 教学目标 通过反复聆听、律动、合作等方式,能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踏雪寻梅》通过对比、动作体验,可以准确把握弱起小节和强拍的后半拍起的地方,了解顿音记号的演唱效果通过学唱《踏雪寻梅》和聆听不同版本形式的《踏雪寻梅》,能用打击乐器为其伴奏,感受到梅花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 教学重点 能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踏雪寻梅》 教学难点 可以准确把握弱起小节和强拍的后半拍的演唱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等 过程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1.师:让我们踏着熟悉的音乐,开启今天的音乐之旅吧!(播放《铃儿响叮当》)2.师:这是什么歌呀?3.师:没错,一首非常著名的圣诞歌曲,描绘的呀是雪中,一群孩子伴着铃儿声坐在雪橇上滑雪的情景,那么歌曲里“叮叮当 叮叮当”是谁的铃儿在响呀? 随乐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2.生答《铃儿响叮当》 用孩子所熟知的歌曲组织进入课堂,一方面是将孩子带入冬天的情景中,另一方面能顺势导入铃铛声 导入新课 1.师:是的,马儿脖子上的铃铛声,瞧!远处又传来了一段铃铛声,这是谁带来的叮当声呢? 师:恩~一个小朋友正骑着小毛驴向我们走来,听~驴儿带来的铃铛声(ppt出现小驴图片,同时出示歌曲《踏雪寻梅》中的铃铛声 无顿音记号的铃铛声)2.师:恩~我们一起模仿驴儿脖子上的铃铛声吧(师加上柯尔文手势唱音符后加上“响叮当”唱)3.师:唱的真不错!听,老师现在唱的和刚刚唱的有什么区别?(师加上顿音记号演唱,同时告诉孩子顿音记号的特点:短促有力而富有弹性)4.师:你们能像我这样唱吗?注意像拍皮球一样唱的有弹性哦(师加上拍皮球动作提示孩子)5.师:唱的真好听!想象一下小朋友骑着毛驴向我们走来,越来越近,那么这段铃铛声应该如何表现呢?6.师:对了,这个符号表示渐强(黑板出示渐强符号)可以试着再唱一遍吗?(渐强表现出来)1.初听歌曲《踏雪寻梅》师:非常棒!小朋友骑着驴儿伴着铃铛声踏着雪去干什么呢?让我们随他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师加上双响筒,随乐示范唱)2.复听歌曲《踏雪寻梅》A.师:他们踏着皑皑白雪去?B.师:恩~没错,采梅花、赏梅花、寻梅花。天寒地冻百花凋零,可就在这冰天雪地里唯有梅花傲雪怒放,幽香袭人,自古以来,许多的仁人志士都把雪和梅联系在一起,创作出许多作品,而我们刚刚听得歌曲便是由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刘雪庵和他的老师黄自先生创作的,叫《踏雪寻梅》(ppt出示课题和黄自、刘雪庵简介)C.师:这首歌中有一句我们熟悉的乐句,在哪里?是不是这句?(边说边ppt用红色色标出,同时出示乐谱)D.师:接下来,我们也骑着驴儿一起踏雪寻梅吧!仔细听音乐,男生听到唱响铃铛声的地方就加入碰铃为音乐伴奏,如果是你,想如何为这个乐句伴奏呢?E.师:很好,剩下的地方做骑驴的动作,女生起立随老师的双响筒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模仿驴儿的步伐走起来,听到铃铛声原地像我这样转动手腕(师示范),明白了吗?3.学唱歌曲《踏雪寻梅》A.师:很好,请回到自己的座位,把乐器轻轻地放进板凳里。听了几遍,你觉得这首歌的情绪如何?B.师:是的,就让我们带着这种踏雪寻梅快乐的心情,来学唱这首歌曲,老师想邀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合作演唱,你们唱歌曲中的红色铃铛声的地方,其他的地方仔细听老师演唱,想想有没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合作演唱一遍)C.师:“霁”读第四声ji,是雪后放晴的意思;“灞桥”是有栏杆的石板桥,明白了吗?D.师:让我们还以刚刚的合作方式再演唱一遍,注意铃铛声的地方把渐强表现出来好吗?E.师:可以完整演唱了吗?4.处理歌曲《踏雪寻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