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欣赏曲。由奥地利音乐家小约翰 施特劳斯作于1867年。全曲分为五个圆舞曲,表现的情绪各不相同。每首小圆舞曲都包含两个相互对比的主题旋律。第一小圆舞曲描写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第二小圆舞曲第一部分旋律跳跃、起伏,层层推进;第二部分优美委婉,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第三小圆舞曲属歌唱性旋律,主题A有优美典雅、端庄稳重的特点;主题B具有流动性,加强了舞蹈性,呈现出狂欢的舞蹈场面。第四小圆舞曲的主题A优美动人,富于歌唱性;主题B强调舞蹈节奏,热烈奔放,与主题A形成对比。第五小圆舞曲主题A旋律起伏回荡,柔美而又温情;主题B则炽热而欢腾。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音乐知识,也能够迅速掌握基本的音准和节奏,但是高年级学生常常表现出一些羞涩、不爱动、活动参与度不够。针对这样的情况,我设计了老师表演、视频欣赏、加打击乐伴奏、划旋律线等音乐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美,并能沉浸在音乐情绪之中,最终自然地参与到律动中体验音乐欢腾热烈的高潮部分。 【教学目标】: 1、了解奥地利作曲家约翰 施特劳斯,感受圆舞曲特点,掌握3拍子韵律,丰富情感体验。 2、知道乐曲的结构,听辨五个圆舞曲的情绪,记忆第一圆舞曲主题旋律,并能根据乐段的情绪填词演唱。 3、能够积极参与聆听、伴唱、伴奏、律动等音乐活动,提高想象力、创造力与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悉五个圆舞曲主题,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作者及圆舞曲。 难点:听辨五个圆舞曲的情绪,记忆乐曲中第一圆舞曲的主题旋律,并能填词演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板书、打击乐器等。 【教学方法】: 教法:聆听法、图谱法、对比法等。 学法:模唱法、合作法、划旋律线法等。 【教学过程】: 一、第一圆舞曲导入 1、欣赏老师的钢琴独奏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欢迎来到祝老师的独奏音乐会。 师钢琴弹奏第一圆舞曲。 师:知道这段音乐的名字吗? 生回答。 师揭题:《蓝色多瑙河》(板书) 师:这是一首经典名曲《蓝色多瑙河》,它深受全世界人们的喜爱。我们今天要欣赏它的五个圆舞曲。(出示板书:圆舞曲) 2、欣赏管弦乐演奏的第一圆舞曲(视频)。 师:刚才老师演奏的,就是它的第一圆舞曲。让我们一起走进金色大厅,听一听用管弦乐演奏,又会带给我们什么不同的感受?(播放第一圆舞曲管弦乐视频) 生:声势更宏大了,音响效果更丰富了…… 师出示管弦乐队演奏照片,并介绍管弦乐。 师:西洋管弦乐队是20世纪初由欧洲传入我国的大型乐队形式,它的音域宽广,音色对比鲜明,表现力极为丰富,通常用来演奏大、中型乐曲。 3、介绍乐曲背景 师:其实这首著名的管弦乐曲背后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请一位同学根据课件展示内容介绍:《蓝色多瑙河》作于1867年,最初创作为男声合唱曲,此时的奥地利人民沉浸在战争失败的沉闷情绪中。首次演出时,人们反应冷淡,后来作曲家将其改为了管弦乐曲,在巴黎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由作曲家亲自指挥,获得了很大成功,成为了奥地利的“第二国歌”。 师:可见,管弦乐曲还有能振奋人心的作用呢。 4、听赏、体会 师:让我们再次聆听第一圆舞曲的A部分,听一听这段音乐是几拍子的?表现了多瑙河边什么样的美景? 生:沐浴在晨曦中。(如学生说出多瑙河边太阳慢慢升起来,师马上出示情绪板书:明朗地) 师:猜想一下,多瑙河现在可能正处于什么季节? 生:春季。 师:嗯,春暖花开,小蜜蜂也“嗡嗡”地飞来了。(可师用“嗡嗡”范唱)多瑙河边,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色,大地都仿佛为之欢笑了,……你能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