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着歌声的翅膀》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乘着歌声的翅膀》是海涅的抒情诗,由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门德尔松谱曲,成为一首描写爱情的经典艺术歌曲。歌曲创作于1834年,其作品风格温柔舒适、优美恬静,旋律优美,结构严谨,歌曲的三段采用非严格的分节歌形式,用飞扬而深情的分解和弦构成柔美伴奏,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又浪漫的美妙图景,富于诗意般幻想,完美地表现了海涅这首抒情诗的意境,可谓珠联璧合,天衣无缝。 2、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乘着歌声的翅膀》,能够简单分析、鉴赏音乐,提高音乐 审美能力,体会音乐作品带来的情感和美感。 2、 过程与方法: 以聆听为主,演唱为辅,感受不同版本的《乘着歌声的翅膀》, 能对作品进行简单的语言描述。 3、知识与技能: 能初步演唱歌曲,能用音乐的语言进行简单的歌曲分析。 3、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够随歌曲边唱边做律动,体会不同的音乐 作品带来的情感与美感。 2、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音乐的语言简单描述音乐作品。 4、 教学方法 聆听法 听唱法 对比法 示范法 练习法 情境导入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5、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电子琴 6、 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有一个纯洁无瑕、令人向往的地方,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来个深呼吸,吸气,吐气,全身放松,随着美妙的音乐律动、尽情想象,寻找你的梦想之地。 2、 聆听长笛独奏版《乘着歌声的翅膀》 师:从你们的脸上,我看到了陶醉这两个字,听完这首曲子,米老师只想说,这真是仙境般的音乐世界啊!同学们,你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你的聆听感受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师:从你们诗一般的语言中,米老师能感觉到音乐仿佛给咱们营造了一个仙境般的世界,你能听出这仙境般的世界是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吗?生:长笛(提示:在之前我们聆听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中,这个乐器也为一个小精灵般的角色做过主奏乐器哦!) 3、 聆听女声独唱版《乘着歌声的翅膀》 师:刚刚我们聆听的这首长笛独奏曲改编自一首同名艺术歌曲,它有一个梦幻的名字———《乘着歌声的翅膀》。今天,就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探寻音乐的奥妙。请大家轻轻把书翻开到第52页。接下来让我们聆听独唱版《乘着歌声的翅膀》,思考:独唱版与长笛独奏版有何不同? 师:老师从音色效果、力度、速度这几个方面给了大家几个选项,请四人一组进行一分钟讨论,然后来说一说你们的答案。 出示幻灯片: 效果 力度 速度 女声独唱版: 音色明亮,变化细腻 中弱 较快 能够表达歌词意思 长笛独奏版: 音色柔和,抒情温暖 弱 较慢 能够表达歌曲朦胧意境 (引导学生用连线的方式来总结两种版本的不同之处) 4、 介绍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背景 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首歌曲的歌词是一首抒情诗,它出自于德国诗人海涅之手,而这首歌曲的诞生,来自于一个天性浪漫的德国作曲家,他叫门德尔松。你们想知道关于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吗?(播放长笛独奏版,教师诉说故事) 5、 读歌词 师:正是因为这么浪漫的诗歌,这么浪漫的故事,这首浪漫的艺术歌曲从此便传遍世界各地,也纳入到了我们的教材之中。就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回味音乐带来的那段美妙时光,也为音乐家送去我们最美的祝福。 (师生接龙齐读歌词,教师读一二两句作示范引导,学生接读。) 6、 学唱歌曲选段 (1)教师范唱 师:从歌词中我们不难看出,它完美的表达出作曲家门德尔松当时的内心活动。今天米老师也想用自己的歌声来表达对于音乐家的祝福。(弹唱范唱第一段) (2)划旋律线,哼唱旋律,感受旋律美 师:你们也想把自己最美的祝福送给天下渴望幸福的人吗?那就让我们用独特的音乐方式来表达。请先听老师唱一唱,就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