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20416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综合测试(有解析)

日期:2025-09-2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2041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粒子
  • cover
第七章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C.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排斥力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2.从微观世界到无垠的宇宙,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科学家一直在探索。下列科学家中,在实验基础上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是( ) A.阿伏伽德罗 B.道尔顿 C.汤姆孙 D.卢瑟福 3.在探索比原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 A.汤姆生 B.卢瑟福 C.托勒玫 D.哥白尼 4.在太阳系中,地球属于( ) A.行星 B.恒星 C.卫星 D.彗星 5.下列物质中没有一定体积的是( ) A.金刚石 B.木头 C.氧气 D.矿泉水 6.下列事例中,属于静电(摩擦起电)现象的是( ) ①在干燥的天气里,衣服表面容易吸附灰尘; ②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塑料笔杆,能吸起纸屑; ③将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头发被吸引; ④将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的另一端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会观察到细丝蓬散开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在有些地毯的编制过程中,往往夹杂一些不锈钢丝,其作用主要是( ) A.钢丝能增大摩擦 B.钢丝能反射光、美观 C.钢丝容易传递热 D.钢丝能把由于摩擦所带的电荷及时导走 8.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属于应用静电的事例是( ) A.飞机的机体突出部位装有尖端放电器 B.油罐车尾部拖有一根拖地带 C. 地毯中夹进一些导电纤维 D.电源使复印机里的硒鼓表面带上正电荷 9.东汉时期的哲学家王充在《论衡 乱龙》中记录了“顿牟掇芥(dùn móu duōjiè)”。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经过摩擦的琥珀或玳瑁的甲壳(顿牟)能吸引(掇)芥菜子、干草等的微小屑末(芥)。这一记述说明( ) A.自然界只存在一种电荷 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创造了电荷 C.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D.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10.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很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 A.荧光屏具有吸附灰尘的能力 B.房间内灰尘的自然堆积 C.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有静电 D.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温度较高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_____带正电荷(选填“质子”或“中子”),而组成质子和中子的更小的粒子叫_____。 12.卢瑟福建立的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中,围绕着原子核做高速运动的是_____,原子核内带正电荷的是_____。 13.在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不少前辈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_____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粒子: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分的。_____在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14.物体由于带电(静电),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有利和有害两方面,请你举出两个例子。 利用静电的事例:_____,防止静电危害的事例:_____。 15.如图所示是一种衣服吸毛刷,只要在衣服上滚动几下,就可以吸走衣服上的灰尘。这里用到的主要物理原理是摩擦起电和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6.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汤姆生认为原子是“嵌着葡萄干的面包”,如今发现这些观点均是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 (2)卢瑟福进行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如图甲是卢瑟福用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_____。 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 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 (3)卢瑟福在散射实验中(粒子带正电荷),断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