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统编版 语文 九年级 上 第六单元 品格与志趣 第26课 唐诗五首———赤壁 杜牧 1.了解这首诗词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这首诗词。 2.结合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词中寄寓的情感。 3.学习品析诗词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学习目标 杜牧(803—853),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亦能文,《阿房宫赋》颇有名。有《樊川文集》。 作者介绍 诗人任黄州刺史时所作。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西北长江南岸。杜牧游赤壁,联想起三国时周瑜赤壁大败曹操,遂作此诗,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慨。 写作背景 赤 壁 [唐]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整体感知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整体感知 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销蚀 拿,取 磨光洗净 内容精讲 这是一支深埋泥沙的断戟,虽历时久远,但并未完全锈蚀,我拿起来把它磨光洗净,认出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深入探究 这是托物起兴的表现手法,这支断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先写它能很自然地引起后面对历史的咏叹,由此点出此地曾有过的历史风云。为后两句论史抒怀作铺垫。 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深入探究 这两句使用“将”“磨”“洗”“认”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地表现出作者当时兴奋的神态和对历史事件的高度关切,使下面的怀古抒情水到渠成。 前两句中使用了哪些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深入探究 这两句作者并没有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政治影响,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暗指曹、孙双方的“势”和“运”,以小见大。而且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方便,胜者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也表明作者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如何评析最后两句议论?这两句议论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深入探究 这两句曲折地反映出诗人的抑郁不平。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败的机遇,影射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却不得施展。 如何评析最后两句议论?这两句议论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深入探究 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后二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 本诗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是怎样表现的?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未烂掉的铁戟 自将磨洗认前朝———认出是前朝物 结构梳理 兴感之由 东风不与周郎便———东风不与方便 铜雀春深锁二———历史就将改写 议论感慨 借物 咏怀 这首咏史抒怀诗,借对赤壁之战的评述来抒发诗人的感慨,吐露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抑郁不平,也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偶然的侥幸。 主题归纳 1.以小见大 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和“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两句是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联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 表达技巧 2.借物抒怀 诗人把他深沉的感慨寄寓在一件小小的历史遗物中。借一个小小的断戟,形象地传达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