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29284

【核心素养】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5课《金孔雀轻轻跳》教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2828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核心,素养,人音版,二年级,下册,5课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金孔雀轻轻跳》 一、课时:1课时 二、教材分析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饱含西南少数民族风情的创作歌曲。这首歌曲旋律优美动听,节奏轻快活泼,生动描绘了金孔雀轻盈跳舞的美丽画面,充分体现了傣族独特的文化特色。歌词简洁易懂,旋律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通过这首歌曲,学生不仅能够提升音乐技能,还能增进对傣族文化的了解,培养对中国多元文化的认同感。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年龄段。他们对音乐学习普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喜欢唱歌和简单的音乐游戏。然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节奏感和音准方面还有待提高。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习俗非常感兴趣。基于学生的这些特点,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曲内容。 四、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 学生能够感受《金孔雀轻轻跳》优美的旋律和轻快的节奏,体会歌曲所描绘的美好画面。 2.艺术表现: 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歌曲,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并能用优美、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歌曲意境。 3.创意实践: 学生能够根据歌曲内容,尝试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金孔雀轻盈跳舞的姿态。 4.文化理解: 学生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了解傣族的部分文化特色,如服饰、建筑等,培养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 用轻柔、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出金孔雀轻盈跳舞的意境。 六、教学方法: 范唱法:教师示范演唱,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演唱要求。 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歌词含义和傣族文化特色。 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节奏。 七、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设备、傣族服饰图片、简单的傣族乐器(如葫芦丝)、小型舞台道具(如彩色羽毛)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微笑着走进教室,热情地向学生们问好:"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们要一起踏上一段神奇的音乐之旅,去探索美丽的云南。你们知道云南有哪些少数民族吗?" 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傣族、白族、纳西族..." 教师点头赞许:"很好!你们知道得真不少。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美丽的傣族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傣族人主要生活在哪里呢?" 学生们异口同声:"云南!" 教师:"没错,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等地区。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来到了美丽的傣族村寨。你们听,是不是有优美的音乐声传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动听的歌曲吧。"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 1.教师播放《金孔雀轻轻跳》的音乐,让学生们静静聆听。音乐结束后,教师温和地问道:"同学们,这首歌曲给你们什么感觉?" 学生们积极回答:"很轻快!""像在跳舞!""让人想到美丽的孔雀!" 2.教师继续提问:"没错,这首歌曲的节奏确实很轻快。那么,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教师耐心倾听,并适时引导。 (二)探究 1.教师站在钢琴旁,微笑着说:"现在,请大家仔细听老师唱一遍这首歌曲。"教师用优美的声音范唱整首歌曲。 2.范唱结束后,教师说:"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我们先从第一句开始。"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词,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 3.学唱告一段落,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词含义:"同学们,歌词中提到了'金孔雀'和'竹楼',你们知道这些和傣族文化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们踊跃发言,教师适时补充解释傣族文化元素。 (三)示范 1.教师站在教室中央,说:"大家注意看,老师来示范一下正确的演唱方法。声音要轻柔,富有弹性,就像金孔雀轻盈的舞步。"教师示范演唱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