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29350

【核心素养】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7课《羊肠小道》教案

日期:2025-04-0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2828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核心,素养,人音版,四年级,下册,7课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羊肠小道》 一、课时:1课时 二、教材分析 《羊肠小道》选自美国作曲家格罗菲的管弦乐组曲《大峡谷》。这首作品生动描绘了美国大峡谷的壮丽景色和游客骑驴游览的情景。音乐富有美国西部风格,旋律优美动听,节奏鲜明活泼,极具画面感和想象空间。通过学习这首曲子,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描绘力,培养音乐想象力和欣赏能力。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基础,对音乐有初步的感受能力。他们喜欢生动有趣的音乐,对模仿动物声音和自然景象的音乐很感兴趣。然而,对于复杂的管弦乐作品,学生可能还缺乏深入理解的能力。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有限,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保持兴趣。 四、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学生能感受《羊肠小道》中的音乐形象和情绪变化,体会音乐的描绘力。 2.艺术表现:学生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中驴子行走和旅游者骑行的情景。 3.创意实践:学生能根据音乐编写简单的故事,发挥想象力。 4.文化理解:学生了解美国大峡谷的自然风光和音乐特点,增进对不同文化的认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驴子行走和旅游者骑行的音乐形象,理解音乐的描绘性。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结构和情绪变化,培养音乐想象力。 六、教学方法 欣赏法:通过反复聆听,感受音乐的美感。 想象法:引导学生根据音乐联想画面。 动作表演法: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形象。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交流音乐感受。 创作法:鼓励学生根据音乐编写故事。 七、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录音机、《羊肠小道》音频、美国大峡谷图片、简单打击乐器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神奇的地方旅行。闭上眼睛,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播放驴叫声音频) 学生:(睁开眼睛)是驴在叫! 教师:没错!今天我们要乘坐一种特别的交通工具去旅行。大家猜猜是什么? 学生:骑驴! 教师:聪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音乐作品就是描写骑驴游览美国大峡谷的情景。它的名字叫《羊肠小道》,是美国作曲家格罗菲创作的。现在,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奇妙的音乐之旅吧! 环节二:讲授新课(30分钟) (一)感知(10分钟) 教师:我们先来听几段有趣的音乐片段,看看你们能听出什么? (依次播放小提琴模仿驴嘶鸣、椰壳表现驴蹄声、八音盒和流水声的音乐片段) 学生:(积极回答)驴叫声、驴走路的声音、像音乐盒、像小溪流水。 教师:太棒了!音乐真神奇,可以模仿这么多声音。现在我们来听完整的《羊肠小道》,看看你们能想象出什么画面? (播放完整版《羊肠小道》) 学生:(分享想象)我听到驴子走路的声音,好像看到游客骑着驴子在山路上走。 教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这首音乐确实描绘了游客骑驴在大峡谷的羊肠小道上游览的情景。 (二)探究(10分钟) 教师:我们再仔细听一遍,这次注意音乐的不同部分。 (再次播放音乐,并在关键处停顿) 教师:开头部分你们听到了什么? 学生:听到驴叫声,还有驴蹄踩在石头上的声音。 教师:对,这是音乐的引子,描绘了旅程开始的场景。接下来呢? 学生:音乐变得轻快了,好像驴子开始走动。 教师:没错,这部分描绘了驴子沿着小路前进的情景。你们注意到音乐中有什么变化吗? 学生:有时候音乐变慢了,有时候又变快。 教师:观察得很仔细!这些变化表现了驴子走路时的起伏。有时走得慢,有时走得快,就像真的在山路上行走一样。 (三)示范(10分钟) 教师:现在我来示范如何用动作表现这首音乐。当音乐缓慢时,我们可以慢慢走,像驴子爬坡;当音乐快起来时,我们可以加快步伐,像驴子下坡。大家跟我一起试试? (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做动作) 教师:太好了!你们表现得栩栩如生。现在我们再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