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29352

【核心素养】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8课《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

日期:2025-04-07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2827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核心,素养,人音版,四年级,下册,8课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乘着歌声的翅膀》 一、课时:1课时 二、教材分析: 《乘着歌声的翅膀》是一首由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创作的艺术歌曲。这首作品旋律优美动听,富有诗意,充满梦幻色彩。它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这首歌曲的选用恰到好处,既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能。他们对优美的旋律有一定的感受力,能够欣赏简单的音乐作品。然而,对于艺术歌曲这种较为复杂的音乐形式,他们的理解和表现能力还有待提高。学生们普遍对新颖的音乐形式充满好奇,但可能会在节奏把握和情感表达方面遇到一些困难。 四、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 学生能够感受《乘着歌声的翅膀》优美的旋律和诗意的意境,体会音乐中蕴含的美感。 2.艺术表现: 学生能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并尝试表现歌曲所蕴含的情感。 3.创意实践: 学生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演绎歌曲,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4.文化理解: 学生能够了解门德尔松及其音乐作品的基本特点,提升音乐文化素养。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引导他们准确表现歌曲的优美意境。 2.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掌握八六拍子的节奏,帮助他们准确把握音符的时值。 六、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欣赏法、示范法、讨论法和练习法。通过这些方法的灵活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具准备: 钢琴、投影设备、电脑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微笑着走进教室,轻声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非常优美的艺术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这首歌就像一只美丽的蝴蝶,带着我们飞向音乐的世界。你们准备好了吗?" 学生们兴奋地回答:"准备好了!" 教师继续说:"很好!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歌的魅力吧。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随着音乐轻轻飞舞。" 环节二:讲授新课(30分钟) (一)感知(10分钟) 教师轻轻按下钢琴键,优美的旋律在教室中流淌。学生们闭目聆听,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 音乐结束后,教师柔声问道:"孩子们,这首歌给你们什么感觉呢?" 小明举手说:"老师,我感觉很舒服,好像真的变成了一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小红接着说:"我觉得这首歌很优美,让人心情变得很轻松。" 教师微笑着点头:"没错,这首歌确实非常优美和舒缓,充满了诗意。" (二)探究(10分钟) 教师介绍道:"这首歌的作曲家是德国音乐家门德尔松,他在19世纪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而歌词则是由著名诗人海涅创作的。" 教师请几位学生轮流朗读歌词。朗读完毕后,教师问道:"同学们,这首歌的歌词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小华思考片刻后回答:"我觉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春天,歌声像翅膀一样飞向远方。" 教师赞许地说:"说得很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的节奏。它使用的是八六拍子,有一个特别的节奏感。" 教师带领学生拍打节奏,解释道:"八六拍子的规律是:强、弱、弱,次强、弱、弱。我们一起来试试。" 学生们跟随教师拍打节奏,慢慢掌握了八六拍子的特点。 (三)示范(10分钟) 教师站在钢琴旁,说道:"现在,我来为大家示范一下这首歌的演唱。请大家仔细听,感受我是如何表达歌曲的情感的。" 教师深情演唱歌曲,学生们专注地聆听。 演唱结束后,教师说:"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唱。注意发音要清晰,节奏要准确。" 学生们跟随教师演唱,教师适时纠正发音和节奏问题。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说:"现在请你们分组练习,互相帮助,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 学生们分组练习,教室里充满了欢快的歌声。 环节三:巩固延伸(10分钟) 教师鼓励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