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29361

【核心素养】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1课《小步舞曲》教案

日期:2025-05-0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2836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核心,素养,人音版,四年级,下册,1课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步舞曲》 一、课时:1课时 二、教材分析 《小步舞曲》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经典曲目,它源于17至18世纪盛行的舞曲形式。这首曲子不仅展现了小步舞曲特有的优雅风格,还融入了贝多芬独特的音乐语言。通过学习这首作品,学生能够了解小步舞曲的基本特征,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同时认识到音乐与社会文化的密切联系。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音乐欣赏能力,对节奏和旋律有一定的敏感度。他们喜欢活泼有趣的音乐活动,但对古典音乐的了解还比较有限。大多数学生可能第一次接触小步舞曲,对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知之甚少。然而,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有强烈的表现欲和创造力。本节课的设计将充分利用学生这些特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学生能够感受小步舞曲优雅、高贵的情感特征,体会音乐中的节奏变化和情绪起伏。 2.艺术表现:学生能够随音乐做出简单的舞蹈动作,初步掌握小步舞的基本步伐。 3.创意实践:学生能够尝试用不同方式(如拍手、跺脚、身体律动等)表现三拍子节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创新。 4.文化理解:学生能够了解小步舞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认识到音乐与特定时代、社会的关联。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小步舞曲的节奏特点和情感特征,培养他们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掌握小步舞曲的基本舞步,并能够与音乐节奏协调一致。 六、教学方法 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1.欣赏法:通过反复聆听《小步舞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2.讲解法:介绍小步舞曲的历史背景和音乐特点,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3.示范法:教师示范小步舞的基本动作,为学生提供直观参考。 4.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尝试跳舞和创作,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5.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感受,培养音乐表达能力。 七、教具准备 1.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 2.贝多芬《小步舞曲》音频和视频资料 3.小步舞曲历史背景图片 4.节奏卡片 5.舞蹈道具(如扇子、手帕等,用于创意表演)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微笑着走进教室,热情地向学生们打招呼:"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种优雅而有趣的音乐———小步舞曲。你们听说过小步舞曲吗?" 学生们兴奋地回应,有的点头,有的摇头。 教师继续说:"很好!不管你们是否听说过,今天我们都将踏上一段奇妙的音乐之旅。想象一下,我们要穿越回到几百年前的欧洲宫廷,在那里,优雅的贵族们正翩翩起舞。你们准备好了吗?" 学生们齐声回答:"准备好了!" 教师:"太棒了!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步舞曲的世界吧!" 环节二:讲授新课(30分钟) (一)感知(10分钟) 1.教师简单介绍小步舞曲的历史背景: "小步舞曲起源于17世纪的法国宫廷,后来在整个欧洲贵族圈子里流行开来。它的舞步轻盈优雅,体现了那个时代贵族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2.播放贝多芬的《小步舞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 "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这首由伟大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小步舞曲》。试着想象一下,音乐中的人物是如何舞动的。" 音乐响起,学生们闭目倾听。 3.音乐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听完这首音乐,你们有什么感受?能用几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吗?" 学生们踊跃发言:"优雅""轻快""高贵"等。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非常好!你们的感受都很准确。这首小步舞曲确实展现了优雅、轻快、高贵的特点。" (二)探究(10分钟) 1.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节奏特点: "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有一个很有特点的节奏,你们能感受出来吗?让我们一起数一数节拍。"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数拍子:"1-2-3,1-2-3..." "没错,小步舞曲是三拍子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