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34382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26《西门豹治邺》教案+反思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4040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年,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西门豹治邺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6 西门豹治邺 [教学目标] 1.认识“豹、娶”等11个生字,会写“豹、派”等15个生字,会写“管理、人烟”等12个词语。 2.能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内容。【语文要素】 3.能借助第10~14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内容。【语文要素】 2.能借助第10~14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出西门豹的办法好在哪里,感受他的智慧。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12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根据提示梳理故事情节,并简要复述课文内容。(重点) 3.再读课文,运用四字词概括故事大意。(重点) 一、明确学习目标 1.读单元导读。 本单元导读页面提出了这个单元阅读学习的目标,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课件出示: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2.解读目标中的关键词。 大致明确了目标还不够。请看目标中的一个很有意思的词语“简要”,什么是“简要”?(指名说)都对,词典中的说法为“简单扼要”。 二、认识西门豹,了解事情概况 1.初谈人物印象。 (1)今天,咱们学习一个历史故事,名字叫———《西门豹治邺》,这个故事中有一个主要人物,那就是———西门豹。“西门”是一个复姓,“豹”是他的名字。读过这个故事的同学,高举你的小手。(生举手)谁来说一说故事中的西门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自由发言) (2)粗读就能对人物留下这样的印象,不简单。其实西门豹的人物特点正是通过一件事情———治邺感受到的。今天,咱们就走进这个故事。再读课题。 2.理解题目的含义。 师:关于课题中的“治”,老师给同学们几个选项,你们认为选择哪个意思,用手势告诉我。(随机出示选项,生用手势指1) ①治理 ②指安定或太平 ③惩办 ④医治 ⑤从事研究 师:所以题目是什么意思?(生:西门豹治理邺县。) 师:对了,治理包含“整治、管理”的意思。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生:邺县。) 师:他就成了邺县的———(生:县令。) 三、确定简要复述的重点和序列 1.借助交流平台。 师:怎么做到简要复述呢?我们先看看教材中的“交流平台”,这里有非常清晰的步骤、方法。请大家读一读,然后思考简要复述可以分为几步。 明确:分三步。第一步,复述前多读几遍;第二步,在复述时,要抓住主要内容多复述,其他内容可以省略或少一些复述;第三步,搞清楚顺序,按顺序复述。 2.借助课后练习。 (1)请看课后第一题。大家快速阅读故事,之后填写故事的情节进程表。 课件出示: 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简要复述课文。 ( )→( )→兴修水利 那么,在这三个情节中,哪个是主要情节呢?哪些又是次要情节呢?(“惩治贪官和巫婆”是主要情节,其他两个是次要情节。)区分好主要和次要情节的同时,我们也找到了顺序。 四、运用四字词,概括故事大意 1.西门豹到了邺县到底了解到什么?又做了什么呢?我们再去读一次课文,边读边画出四字词语。(生齐读,师巡视) (随机提示四字词语:第一组: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第二组: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磕头求饶第三组:开凿渠道、灌溉庄稼) (1)分小组读词语,全班齐读词语。 (2)观察这三组词,分别写的是什么? 生1:我发现第一组表达的是邺县这个地方人很少,很穷,庄稼收成也不好。(师点拨:写的是邺县的环境) 生2:第二组写的是官绅被西门豹吓得面如土色、磕头求饶。(师点拨:官绅的神情和动作,那最后一组词写的是谁?西门豹。) (3)指名用一两个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师:那咱们能不能借着这些词概括课文内容?(随机出示填空题) 师:用上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