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生活中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划玻璃 B.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作还原剂冶炼金属 D.化工生产中以煤为原料制取甲醇 2、下列生活场景涉及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选项 生活场景 化学知识 A 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 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 B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油污 洗涤剂具有溶解油污功能 c 用“暖宝宝”发热取暖 铁与氧气、水反应,放出热量 用食醋清洗会壶中水垢 食醋能与水垢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镊子 pH试纸 浓硫酸 A.量取一定量的水 B.读取水的体积 c.稀释浓硫酸 D.测定稀硫酸的 pH A.A B.B c.c D.D 4、枸杞是一味中药材,富含“甘氨酸甜菜碱”,其化学式为C,H.NO,。下列有关甘氨酸甜菜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氧分子 B.属于有机物 C.由四种非金属组成 D.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11 5、随着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碘泄漏,碘这种元素被人们 所认知。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 53l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磷 +53)2 s 1s is i 126.9 选项 物质 除杂方法 A C02(C0) 在空气中点燃 B Fe (Fe2O3) 加入过量稀盐酸 MnO2 (KCI)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KCI1溶液(KCO3) 加入适量Ca(NO3)2溶液,过滤 10、学校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来选 种。溶液的配制过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⑤ A.若②中的砝码和药品放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 B.若③中烧杯内壁有水珠,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无影响 C.若④中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 D.将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 11、20℃和60℃时KC1的溶解度分别为34.0g和45.5g,下图所示为对KC1进行的溶 解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加入 升温 20℃时,10.0g水中 10.0g水 至60℃ 加入5.0gKC1固体, 用 用 充分溶解后 3 A.①中溶液为KC1的饱和溶液 B.②中溶液的质量为25.0g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①<②=③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①<②=③ 12、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H2、HO、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习小组利用如 图所示装置进行检验(实验开始前先向装置内通一段时间混合气体),观察到、e装置 中白色粉末变蓝(已知:疏酸铜粉末遇水变蓝),b装置中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石 灰水变浑浊,d装置中黑色粉末变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a装置的作用是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 ②装置b和f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完全相同 ③装置d减少的质量等于装置e增加的质量 ④可在F后放置一个燃着的酒精灯用于处理尾气 ⑤该混合气体一定含有HO、H2、CO2、CO 混合气体 氧化铜 硫酸铜粉末澄清石灰水浓硫酸 疏酸铜粉末澄清石灰水 b d f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北魏贾思部的著作《齐民要术》是世界上最早记录食品酿造的典籍,对我国传统的 酿酒方法有较详细的叙述。文中记载“浸曲三日,如鱼眼汤沸,酸米”,即曲要晒干,磨 细,浸曲三日,待曲内的酵母菌和霉菌等微生物初步繁殖至液体内不断有鱼眼般大小的 气泡冒出时,即可拌入蒸熟后摊凉的米饭中进行发酵。 《齐民要术》中对酿酒用水及酿酒季节的掌提也有记载,“初冻后,尽年暮,水脉 既定,收取则用:其春酒及余月,皆须煮水为五沸汤,待冷浸曲,不然则动。”这是对浸 曲用水的要求。除初冻的冬月和年底的腊月外,酿酒时一律要把浸曲的水煮沸五次, 不然,酒就会变质。这说明古人已经知道天冷时水温低,微生物活动能力弱,可以直接 取水浸曲:天气稍暖,就要将水煮沸灭菌。古代没有控制温度的设备,只能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