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37671

赣科版(2022)四上信息科技 第10课 身边的数据安全 教案7

日期:2025-05-22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1734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案,安全,数据,身边,10课,科技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身边的数据安全 教学设计 课题 身边的数据安全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四年级 教材分析 《身边的数据安全》作为江西科学技术-出卷网-2023年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数据安全与保护》的第10课,旨在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了解互联网及移动网络中的数据安全问题。本课教学目标明确,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互联网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如数据泄露、篡改等;另一方面,则教会学生如何在移动网络环境中保护个人数据,增强安全防护意识。教材内容紧贴学生日常生活,通过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等方式,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形成良好的数据安全习惯。 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学生能够认识到互联网和移动网络中数据无处不在且极易受到威胁的现状,增强对个人数据安全的敏感性和保护意识。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识别哪些数据是敏感的,以及这些数据泄露可能带来的后果,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主动采取措施保护个人信息。计算思维: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策略,分析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环境中数据安全的问题根源,理解数据加密、隐私设置等保护措施的基本原理。通过计算思维的培养,学生能够提出并实施有效的数据安全解决方案,以应对不同场景下的数据安全挑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生将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如在线教程、安全软件等,探索和学习更多关于数据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创新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个性化的数据安全保护方案,或在团队中协作完成数据安全项目的实践,提升数字化学习和创新能力。信息社会责任:学生将理解并承担起维护数据安全的社会责任,意识到保护个人信息不仅是个人权益,也是对社会和他人的尊重。通过学习,学生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积极传播数据安全知识,提醒和帮助他人提高数据安全防范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 重点 了解互联网上的数据安全 难点 掌握移动网络中的数据安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展示一段关于网络购物后个人信息泄露导致骚扰电话频发的新闻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提问引导:“同学们,你们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们知道我们的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上是如何被保护(或泄露)的吗?”引出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身边的数据安全》,一起探索如何在互联网和移动网络中保护我们的数据安全。” 观看视频,集中注意力思考视频内容。回答问题,分享个人经历或想法,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贴近生活的实例,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为后续学习奠定情感基础。引导学生关注数据安全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讲授新课 环节一:引入互联网数据安全话题开场白:教师以轻松的方式开场,比如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当你们在网上购物、聊天或者分享照片时,你们的数据都在哪里?它们安全吗?”以此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案例展示: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两个典型的互联网数据安全事件案例,如大型网站数据泄露、个人信息被非法贩卖等,简要介绍事件经过和影响,为学生树立数据安全重要性的直观认识。概念阐述:正式引入“互联网数据安全”的概念,解释数据安全的含义、重要性以及互联网环境中数据面临的主要威胁。环节二:深入讲解互联网数据安全知识威胁分析:详细分析互联网上的数据安全威胁,包括网络攻击(如黑客入侵、病毒传播)、恶意软件(如木马、勒索软件)、钓鱼网站、社交工程等,并用实际案例加以说明。防护措施:针对上述威胁,逐一介绍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启用双重认证、安装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未知来源的文件、不在不安全的网站输入个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