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37788

10.古诗三首《石灰吟》课件+教案+教学阐释+学习单

日期:2025-01-0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14836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古诗,三首,石灰吟,课件,教案,教学
    (课件网) 石灰吟 教学阐释 【教材分析】 《石灰吟》是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生平的写照。古诗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句子是“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本单元围绕“革命理想”“高尚品格”的人文主题编排组织学习内容,意在让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英雄事迹,学习高尚品质,激发爱国情怀。人文主题既是串联单元学习内容的“线索”,也是本单元必须要落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石灰吟》不仅仅是为了落实有关“革命理想”“高尚品格”的人文教育,更重要的是为了落实具体的阅读训练要素,即“阅读时,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情分析】 1.经过之前的学习积累,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解诗题、知诗人、抓字眼、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这六步法是古诗教学应用最为广泛的,为学生学习古诗提供了抓手。但由于学生的认知程度及个人理解能力有限,对诗人情感表达的理解有待进一步深入。 2.六年级学生大多数已经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注重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古诗的韵味,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从而提高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分析古诗,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思维能力: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审美创造:通过品读和资料,体会诗人在古诗中表达的志向和高尚的人格。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以及引领学生步步深入诗的意境与诗人的情感,体会诗人在古诗中表达的志向和高尚的人格。 【教学方法】 1、通过品读和提问,使学生明了石灰的主要特性,又使学生对石灰为物的隐喻性有所觉察。 2、通过资料拓展,让学生对“石灰”人格有了更为真切、更为深刻的体悟。 3、 在比较阅读中,既强化了对咏物诗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的认知,又从中发现各自的特点与个性,从而深化对咏物诗的解读。 【课程设计】 本课以破解“托物言志”的咏物诗创作秘妙为核心教学理念。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移情之手笔将“清白”人格化,让学生读懂诗中“所托之物”与诗人“所言之志”内在的逻辑联系是关键。在此基础上,逐步感悟诗中语言表达之精妙,学会层层深入地去读这一首诗、这一类诗。 教学步骤包括:读懂“清白”之意:以于谦生平的几个小故事反观移情之诗句,生成新的理解;激荡清白之音:在鲜活的语境中,共同走进“行刑前”的一幕,掀起课堂的高潮,激发情感的共鸣;感悟笔法之妙:在石灰、于谦与诗句之间构建关联,解密托物言志的诗歌精妙处。四是迁移咏物之法。教学步骤包括:迁移学法:比较同类诗歌的相同与不同,迁移“托物言志”的诗歌的学法;铭刻“清白”:在一首诗中锁定诗眼,透过“清白”感悟民族精神。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石灰吟》学习单 两袖清风: 于谦24岁中进士,不久就担任了监察御史,明宣宗很赏识他的才能,于是就提升他为河南、山西巡抚。于谦他尽管身居高官,但仍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 明宣宗去世以后,九岁的太子朱祈镇继位,史称明英宗。宦官王振专权,官僚作威作福。一时间,举国上下出现了一片贪污腐败的混乱局面。于谦看不惯王振专擅朝政,从不逢迎他。为此,王振对于谦非常嫉恨。 当时,地方官要进京朝见皇帝办事,必须得先贿赂朝中权贵,否则,你寸步难行。于谦巡抚从外地回京时,他的幕僚建议他买些土特产孝敬京城权贵。于谦听后,非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