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必修三第一章 第三节 《电场与电场强度》 趣味小实验一 用毛衣摩擦过的两根吸管相互排斥。 趣味小实验二 用毛衣摩擦过的吸管靠近细水流,细水流改变方向。 用毛衣摩擦后的吸管吸引有金属壳的杯盖。 趣味小实验三 相隔一定距离的物体之间是怎样产生相互作用力的呢? 问题: 电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物质,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通过电场传递的。 一、电场: 静电场: 静止电荷产生的电场称为静电场。 电场力: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电场力。 探究电场力的性质: 试探电荷(检验电荷): 电荷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点电荷,放入电场后不影响原电场。 场源电荷(源电荷): 激发电场的带电体所带的电荷叫作场源电荷(或源电荷)。 实验探究、(小组实验) 通过电子起电机与金属球连接,使金属球带电,吸引锡纸圆筒,两者接触后带同种电荷分开。移动金属球,改变两者距离,观察圆筒摆角和摆开方向。 定性说明:同一电荷q在电场中不同点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和大小一般不同。 电场强弱不同 实验结论: 这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学案点评 4、在O位置放置场源电荷Q=+1.0×10-9C,在其产生的电场中的A位置和B位置分别放入不同的试探电荷q,OA=0.1m,OB=0.3m。试计算试探电荷所受静电力 的大小,填入下表:(k=9.0×109N·m2/C2) 电荷在A点所受静电力FA FA/q 电荷在B点所受静电力 /q q1=+1.0×10-12C q2=+2.0×10-12C q3=+3.0×10-12C 电荷在A点所受静电力FA FA/q 电荷在B点所受静电力FB FB/q q1=+1.0×10-12C 9.0×10-10N 900N/C 1.0×10-10N 100N/C q2=+2.0×10-12C 1.8×10-9N 900N/C 2.0×10-10N 100N/C q3=+3.0×10-12C 2.7×10-9N 900N/C 3.0×10-10N 100N/C 结论: F/q能反映电场中某点的性质———电场的强弱。 2.电场中不同的点,同一电荷所受力也不同,比值F/q一般是 的。 1.电场中的同一点,不同电荷所受电场力 ,但比值F/q是 的(相同或不同)。 分析上表数据: 不同 相同 不同 二、电场强度 1.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试探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与它的电荷量q之比,称为该点的电场强度,简称场强,用E表示。 4.物理意义: 场强反映电场力的性质,由电场本身决定,与放入的试探电荷无关。 3.单位: N/C 2.定义式: (适用于一切电场) 变形式: } +Q +q F E 5.场强的矢量性: 物理学中规定,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与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Q F E -q 负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与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反。 例题1、电场中有一点P,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若放在P点的电荷的电量减半,则P点的场强减半 B.若P点没有检验电荷,则P点场强为零 C.P点的场强越大,则同一电荷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越大 D.P点的场强方向为放在该点的电荷的受力方向 C 例题2、地球周围存在电场,电荷量为1.0×10-7C 的试探电荷在地球表面某处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为1.5×10-5N,方向竖直向下。求该点的电场强度。 解:已知电荷量q=1.0×10-7C,电场力大小F=1.5×10-5N,设电场强度大小为E,由电场强度定义式得 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竖直向下。 课本14页 电场线 思考: 电场看不见,摸不着,怎样才能形象直观地描述电场呢?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三册ppt课件电场强度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三册ppt课件电场强度 电场线最早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引入和使用 实验与探究: 电荷间的电场分布 正、负点电荷的电场线(模拟) 正点电荷电场线平面分布图 负点电荷电场线平面分布图 三、电场线 在电场中绘出一些曲线,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一致,这样的曲线称为电场线。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