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046753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练习(含解析)—— 高一历史部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日期:2024-09-1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1624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纲要,历史,中外,2019,编版,史部
    十八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基础全面练】 (15分钟·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2024·北京高一检测)以下为“两极格局形成”的知识梳理表,①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 项目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措 施 ①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 A.杜鲁门主义 B.不结盟运动 C.古巴导弹危机 D.欧洲共同体 【解析】选A。据两极格局形成的相关史实可知,资本主义阵营的措施是政治上提出“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故选A。不结盟运动成立于1961年,成员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排除B;古巴导弹危机主要是“美苏核武器”的对抗,排除C;欧洲共同体的成立不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措施,排除D。     【补偿训练】   (2024·太原高一检测)二战期间,美国人想让苏联人跟自己一起并肩战斗,拍了很多亲苏电影,比如《俄罗斯之歌》。在1943年,这是一部了不起的爱国影片,但到了1947年,它就成了“毒草”。与这一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  )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D.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   【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直接导致了美苏两国从战时盟友转变为敌对关系,B正确;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并非1947年美国人对苏联态度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A错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生在1945年,与1947年美苏关系的变化并不直接相关,C错误;1946年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不是1947年美苏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直接原因,D错误。 【拓展延伸】比较“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1)联系: ①内在联系:a.“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 b.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领域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②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2)区别: ①“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赤裸裸的反共反苏;②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2.(2024·苏州高一检测)有学者指出:“20世纪50年代后,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新的多元化社会”指的是 (  ) A.多极化趋势出现 B.两极格局瓦解 C.两极格局的建立 D.冷战宣告结束 【解析】选A。据“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在两极格局之下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世界逐步呈现多元化,故选A。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是1991年,排除B、D;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建立,排除C。     【补偿训练】   (2024·荆州高一检测)肯尼迪曾对古巴导弹危机这样评价:“苏联人就像一只冒险超出自己的领地,但一旦被发现又紧张地、还带点负罪感地奔逃回安全地方的猫。”这一事件反映 (  ) A.美苏冷战的重点在欧洲 B.冷战中自我调控机制生效 C.苏联对冷战负主要责任 D.冷战时期苏联的战略优势 【解析】选B。肯尼迪认为通过古巴导弹危机可以看出美苏之间不可能发生直接冲突,即冷战中自我调控机制生效,B正确;A与题干无关,排除;C说法片面,排除;古巴导弹危机体现了美国的优势,排除D。 3.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义”“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 (  ) 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 C.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的趋势 【解析】选D。“杜鲁门主义”是两极格局开始形成的表现,“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属于新兴力量的崛起,有力地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