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049929

选择性必修一第1—6课检测题(含答案)

日期:2024-09-1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474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选择性,必修,6课,检测,答案
  • cover
高二第1———6课历史检测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共25题,每题3分,满分75分) 1.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春秋时,“相礼”演变为“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这反映出(  ) A.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B.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 C.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 D.丞相自出现就可能拥有较高权力 2.商鞅变法把推行平民化的社会结构作为改革的政治路线之一,将王权之外的一切政治权力、经济利益、社会荣誉,对所有民众开放。下列措施体现这一政治路线的是 A.什伍连坐制 B.燔诗书,明法令 C.统一度量衡 D.军功爵制 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吕不韦自杀;汉武帝执政53年,先后更换12位丞相,丞相任职的平均时间为4年,被杀的概率约三分之二。这表明(  ) A.秦汉丞相位高权重 B.秦汉相权无足轻重 C.相权不能制约皇权 D.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4.汉武帝命地方长官每年选举孝子廉吏,以为进仕之路,后来改为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的举一个,孝廉不分。由于出现了请托舞弊的情况,之后朝廷于察举外再加上一番考试,同样分区定额。这些做法(  ) A.有利于推动地区协调发展 B.保障了君主集权高效运转 C.充分扩大了王朝统治基础 D.标志科举选官雏形的出现 5.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6.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  ) A.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B.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 C.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 7.《唐律疏议·斗讼》规定,对于“挟私弹事不实者”“挟私饰诈,妄作纠弹者”,处以与“诬告之罪”相等的“反坐”。清代制定了非常完整的互监法,规定“凡定差不公,考核不当,巡按贤者不荐,不肖者不纠,诸御史亦得论劾”。上述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 A.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 B.监察机关与监察权逐步独立 C.监察组织体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 D.监察权限和范围不断扩大 8.北宋节度使在权力方面比唐朝时小,但职衔更高、待遇更丰厚,如宰相带节度使职衔者与地方节度使的俸禄明显高于不带节度使职衔的宰执。节度使作为荣誉被赏赐给宗室、元老旧臣,也被授予那些在边疆重地手握重兵积极维护北宋王朝统治的将领。据此可知, 北宋节度使的设置( ) A.保障了边疆的安全 B.利于提高中央权威 C.位高权重威胁中央 D.利于巩固北宋统治 9.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临时任用)之分。“官”是一种等级待遇,表示禄位、品级的高低。“职”只是一种荣誉性质的虚衔,如“大学士”等。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握有实权,这样承担内外事务可以不受官员的品级和资历的限制。宋代的这一做法(  ) A.有利于防范官员的权力膨胀 B.促进了政府的科学管理 C.有效地解决了吏治腐败问题 D.明确了官员的职责分配 10.宋代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比前朝扩大了很多,唐代每次进士及第的人数不过二三十人,宋朝时录取名额扩大了十余倍,一般总有二三百人,最多时达到五六百人。 这--变化 A.使考试人数逐年增加 B.客观上加剧了社会矛盾 C.表明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 D.导致官员素质明显降低 11.1376年,明朝改行省之名为承宣布政使司,所谓“承宣布政”,强调地方行政不过是代皇帝之言、行皇帝之令而已。这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