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52007

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3.1 认识声现象课件(26页)

日期:2024-11-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48323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教科,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认识
  • cover
(课件网) 物理 教科版(2024) 八年级上册 e7d195523061f1c0f0ec610a92cff745ee13794c7b8d98f8E73673273C9E8BE17CC3D63B9B1D6426C348A354AD505654C28F453CD7C8F90EADD06C08281DAED7140E5AAAED5880ECE414DFB6A93B82BE019406867034C3A8500A4827DCF3FBF74A471B736410707E336A01C9ADC9BE02ACCB8DF2121D81636A067B8AE80C6AB6F014154F4E7B7247 第3章 声的世界 1 认识声现象 新课引入 新课讲授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谈及声音,你能想到什么? 新课引入 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被我们听到的呢? 声的产生 知识点1 探究1:如图所示,将一个乒乓球吊在小音箱的扬声器前,扬声器播放音乐,观察现象。然后关闭音响停止播放音乐,观察乒乓球的变化。 现象:扬声器播放音乐时,会看到乒乓球随音乐跳动;关闭音响后,乒乓球不再跳动。 实验探究 新课讲授 探究2:用手摸喉头,同时发出“啊———的声音,感受声带的变化。 现象:发声时,声带在振动;停止发声后,振动也随之停止。 探究3: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用另一只手拨动钢尺。 现象:钢尺静止时,没有声音产生,钢尺上下振动时,有声音产生。 综合以上现象,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呢? 特征: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 1.声产生的原因: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实验1: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盆上的泡沫塑料小球会不断跳动。 实验2: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四溅。 演示实验 转换法: 把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转换成可以明显观察到的现象。 3.声的产生及其特点 ①“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存在并传播。 ②物体振动发出的声不一定能被人听到。例如,人耳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 ③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成为声源。 琴弦振动 固体发声 水流振动 液体发声 管内空气振动 气体发声 声源——— 水和杯子 声源——— 瓶子及瓶中的水 声源——— 鼓面 声源——— 音叉 声源——— 水面上方的空气柱 声源的判断 重点突破 声的传播 知识点2 我们可以听到身边同学的讲话,可以听到美妙动听的音乐,还可以听到远处汽车的喇叭声,那么声是如何传播的呢? 当一块石子投入水中时,水面会上下运动,一圈一圈向外传播。我们称为水波。 声音也是以类似的方式传播。例如鼓面振动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会在空气中形成密疏相间的波动,以鼓面为中心,向远处扩展,向四周传播。这样的振动传播的过程形成了声波。 停止抽气,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听到的手机铃声又有什么变化? 把一部手机放入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用另一部手机对它呼叫可以听到铃声。之后用抽气机从钟罩内往外抽气,听到的手机铃声有什么变化? 实验探究:玻璃罩内的手机 现象:随着玻璃罩内空气被抽出,听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见铃声;再逐渐充入空气,随着空气越来越多,听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结论:声波必须借助某种物质才能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实验中不能实现真空,这一结论是通过“实验推理法”得出的。 能够传播声波的物质称为声的介质 两位同学通过土电话进行沟通,土电话通过绷直的线传播声。 一拍手,鱼就乱跑。说明鱼儿能听到拍手声,水可以传播声。 大量实验表明:声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实验探究 声的传播速度 知识点3 夏天雷雨天,远处一道闪电划过漆黑的夜空,过一会才听到隆隆的雷声。这个现象说明什么呢? 声音从远处传到我们的耳朵需要时间。 1.声速:声传播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