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物理 教科版(2024) 八年级上册 新课引入 新课讲授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第5章 物态变化 4 升华和凝华 新课引入 严冬季节,室外温度远低于冰的熔点,但结冰的湿衣服仍然可以晒干,衣服里的水分跑哪里去了? 雾淞俗称树挂,是严冬时节经常出现在吉林松花江畔的自然现象,与桂林山水、长江三峡、云南石林并称为中国四大奇观。 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升华和凝华 知识点1 新课讲授 1.升华:物理学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2.凝华:物理学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固态 气态 升华 凝华 3.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碘的熔点为113 ℃,为了确保我们观察到的只有碘的升华现象,碘所处环境的温度应_____(选填“低于”或“高于”)113 ℃,故应使用_____(选填“酒精灯”或“水浴法”)进行加热。 低于 水浴法 (1)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2)实验过程 ①观察碘的升华现象:如图,在试管底部放入少量固态碘,将试管口用塞子塞紧;将试管放入热水中,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变化。 ②观察碘的凝华现象:停止加热,将试管放入凉水中,观察此时试管内的现象,用温度计测量凉水的温度变化。 (3)实验现象 ①碘的升华现象:试管中充满紫红色的碘蒸气且试管内无液态碘出现;温度计示数下降。 ②碘的凝华现象:紫红色的碘蒸气逐渐消失,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固态碘;温度计示数上升。 4.升华与凝华的吸放热情况: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升华吸热 凝华放热 1.人工降雨 如图,配备特殊装置的飞机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撒入一定高度的冷云层中,干冰就会很快变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部分水蒸气便凝结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在一定条件下就形成降雨。 人工降雨利用的是_____。 干冰升华,吸热制冷 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知识点2 2.舞台“烟雾” 舞台表演时,为了演出效果,常常会制造舞台“烟雾”渲染舞台,这些“烟雾”是没有毒性的,制作原理如下: 干冰_____吸热,周围的温度快速降低,使周围的水蒸气遇冷_____成小水珠,这便是我们看到的舞台“烟雾”。 升华 液化 3.白炽灯发黑 钨的熔点为3 410℃,灯泡内的温度远低于其熔点,灯泡内的钨丝不会熔化。然而,用久了的白炽灯泡灯丝会变细,这是由于钨丝受热发生了_____现象;而钨蒸气又在灯泡内壁上遇冷_____成了黑色的固态钨,导致白炽灯发黑。 升华 凝华 4.霜、冰花、雾凇等自然现象 寒冷的冬季,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_____成固态水,形成神奇的霜、冰花、雾凇等自然现象。 冰花形成在窗户的_____(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 内表面 凝华 课堂小结 升华和凝华 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升华和凝华 概念 吸、放热情况 固态 气态 升华(吸热) 凝华(放热) 随堂练习1 在北方寒冷的冬天,下雪后孩子们堆的雪人如图所示,在-10 ℃的气温下,过一段时间,雪人的体积和质量都变小了,这是因为雪人发生了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升华 随堂练习2 滑冰比赛时,为了消除冰刀滑行造成的划痕,需要进行“补冰”。“补冰”时,工作人员在冰面上浇水,并向浇水处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补冰”时干冰和水发生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 A. 升华,凝固 B. 熔化,凝固 C. 升华,液化 D. 熔化,液化 A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