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物理 教科版(2024) 八年级上册 新课引入 新课讲授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第6章 质量与密度 3 测量密度 新课引入 地质勘探、科学考察中经常需要对各种矿石的密度进行测量。那么,应该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呢?密度的测量有哪些常见的方法呢? 量筒 知识点1 新课讲授 2.量筒上的标度 单位: 毫升 mL (ml) 1 mL = 1 cm3 最大测量值:常用100 mL,200 mL 分度: 1 mL, 2 mL,5 mL 1.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思考 (1)这个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 是毫升(ml)还是立方厘米(cm3)? (2)量筒的量程是多少? (3)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 ml 250 ml 5 ml 3.量筒的读数方法 使用时应把量筒放到水平台面上。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底部(或凸液面的顶部)保持相平,读出液体的体积。俯视会使读数偏大,仰视会使读数偏小。 4.使用原则 (1)被测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量程。 (2)在测量范围内,应选择分度值较小的量筒,目的是提高精确度,减小测量误差。 (3)不能用量筒测量对玻璃有腐蚀性的液体。 5.“排水法”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 (如图甲所示)。 (2)把固体用细线拴住,将其轻轻放入量筒并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水与固体的总体积V2 (如图乙所示)。 (3)固体体积V=V2-V1。 测量固体的密度 知识点2 固体的质量m V2 V1 1.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量待测固体的质量m; (2)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测量其体积V1; (3)把用细线系好的待测固体缓慢浸没到水中,测量水和固体的总体积V2,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则固体的密度 。 2.误差分析:实验中应先测固体的质量再测其体积,若顺序颠倒,测量质量时固体上沾有水,这会使质量测量值偏大,导致所测密度偏大。 固体的质量m 固体的体积V=V2-V1 V2 V1 3. 测量固体体积的常用方法 (1)固体不溶于水也不吸水:如图所示,若固体在水中下沉,则通常采用“排水法”测量固体的体积;若固体在水中漂浮,则通常采用“悬重法”或“压入法”测量固体的体积。 ml ml V1 V2 压入法:天平、量筒、水、石蜡、细钢针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石蜡的质量为m。 (2)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为V1。 (3)将石蜡放入量筒中,用钢针将其压住,使石蜡完全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的体积为V2。 (4)密度表达式: ρ石蜡 = m V2-V1 例如:测量石蜡的密度则可用 压入法、悬重法 ml ml V1 V2 悬重法:天平、量筒、水、石蜡、小石块、细线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石蜡的质量为m。 (2)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用细线将小石块和石蜡拴住(石蜡上,石块下),先将小石块浸没量筒水中,读出液面对应刻度为V1。 (3)再将它们共同浸没在量筒水中,读出液面对应刻度为V2。 (4)密度表达式: ρ石蜡 = m V2-V1 (2)固体溶于水或具有吸水性:如图所示,用细沙代替水,采用“埋沙法”测量固体的体积。 (3)固体体积较大:如图所示,若固体体积较大,无法放入量筒中,可采用“溢水法”,溢出水的体积即为该固体的体积。 1.测量液体密度实验步骤 (1)向空烧杯中倒入待测液体,用天平测量其质量m1; (2)将烧杯中的部分待测液体倒入量筒,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2; (3)测量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m1 V m2 测量液体的密度 知识点3 (4)则液体的密度 。 2.误差分析: (1)本实验中实际测量的是从烧杯中倒出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烧杯内壁残留的液体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无影响。 (2)若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最后将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体积,烧杯内会有液体残留,导致所测体积偏小,密度偏大。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