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54760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09-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4次 大小:6946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纲要,历史,中外,学年,2024-2025,答案
  • cover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理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核心概念:中共八大、八字方针、“四个现代化”、中美关系正常化 关键问题: (1)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经怎样的曲折探索 (2)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政治、经济、外交和国防建设取得哪些开创性、奠基性成就 [重要概念]  八字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以调整为中心,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失调的比例关系;巩固生产建设中取得的成果;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教材史料] 1.阅读教材第一目“历史纵横”,结合时代背景指出“双百”方针的内涵、实施目的及历史意义。 思路引导:(1)内涵: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实施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尤其是知识分子)来建设社会主义。 (3)历史意义:成为我国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指导方针。 2.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二则“史料阅读”,结合教材第一目内容指出至1961年会议召开之时,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过哪些成功与失误。从中得出怎样的经验教训 思路引导:(1)成功:《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双百”方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八字方针;失误: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958年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2)经验教训:依据国情,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实际水平;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搞好综合平衡。 3.第一目“学思之窗”:你怎样理解毛泽东的这段话 思路引导:我国正要全面进入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借鉴了苏联和东欧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我国1956年前后出现的一些问题。针对上述三点,毛泽东认为全党和全国人民要从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取得胜利的高度来认识全党、全国团结的重要性。而能否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又是能否实现团结的重要保证。 4.“思考点”: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各项调整的意义是什么 思路引导: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市场供应得到改善,财政收支达到平衡,全国物价稳定,市场繁荣;克服严重困难,我国经济又具备了在新的基础上健康发展的条件。 5.第三目“学思之窗”:结合这一材料,思考为什么说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是那个年代的时代精神。 思路引导: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适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广大党员、人民群众锐意进取、斗志昂扬、艰苦奋斗、奋发图强。 主题学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任务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一、二目,完成填空)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一)正确探索 1.中共八大 (1)背景 ①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 ②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时间:1956年。 (3)内容 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评价: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双百”方针 (1)时间:1956年。 (2)内容:艺术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