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了解惯性的含义。知道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2.学会根据理想实验的条件,结合现行器材,探究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并进行讨论,能交流探究过程及结果。 3.通过伽利略、笛卡儿等相关史实,能认识到物理学研究是不断完善的,坚持实事求是,激发学习与探究兴趣。 知识点一 力与运动的关系 1.时空对话 亚里士多德观点 有外力的作用时物体才能运动,要维持物体的运动就需要外力。 伽利略理想实验 (1)现象:当小球沿光滑斜面从左侧某一高度滚下时,无论右侧斜面的坡度如何,它都会沿斜面上升到与出发点几乎等高的地方。 (2)维持物体的运动不需外力。 笛卡儿观点 若无其他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原来的速度沿直线运动。 2.运动状态: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速度的改变。 3.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伽利略理想实验中的“理想”指的是什么? 提示:斜面光滑,水平面无限长。 1.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2)笛卡儿认为物体的运动状态不需力来维持。 (√) (3)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知识点二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及其意义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除非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意义 (1)指出了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的运动状态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明确了力的作用效果,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指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3.惯性 (1)定义:任何物体都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 (2)大小:质量是描述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物体的质量大,惯性大;质量小,惯性小。 (3)惯性的大小体现在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上,和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无关。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无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所在的地理位置均无关。 2.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的。 (×) (2)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3)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说明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 马拉车,车就前进,停止用力,车就停下来。这是否说明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 提示:停止用力,车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地面摩擦力的作用,不能说明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 考点1 伽利略理想实验 1.理想实验 理想实验有时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下: (1)操作过程:让小球沿光滑斜面从左侧某一高度滚下。 (2)实验现象:无论右侧斜面坡度如何,它都会沿斜面上升到与出发点几乎等高的地方。 (3)实验结论:斜面的倾角越小,小球运动到同一高度所经历的路程越远,当斜面倾角逐渐减小到0时,右侧变为水平面,小球将为了达到那个永远无法达到的高度而一直运动下去。 2.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意义 (1)研究方法: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推理结合起来,即采用“可靠事实+抽象思维+科学推理”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初步揭示了运动和力的正确关系。 (2)历史意义:第一次确立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 【典例1】 理想实验有时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下面是关于该实验被打乱的步骤: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如图所示为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两个斜面是光滑的,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