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57701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5章第5节超重与失重课件+学案

日期:2025-05-0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17070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册,5章第
    第5节 超重与失重 1.认识超重、失重、完全失重的现象,理解超重、失重中重力并没有变化。 2.会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判断超重、失重,并能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超、失重问题。 3.学会探究超重、失重的方法,合作交流超重、失重的体会,能从生活中的现象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4.会利用完全失重的相关知识解释太空中的相关现象,能认识到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 知识点一 超重现象 1.定义: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运动呈现: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无关。 3.运动类型:超重物体做向上的加速运动或向下的减速运动。  判断物体是否处于超重状态,只看加速度方向是否竖直向上,不看其速度方向。 1.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可能向下运动。 (√) (2)物体处于平衡态时,也可能处于超重状态。 (×) (3)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是指物体的重力增大了。 (×) 知识点二 失重现象 1.定义: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运动呈现: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3.运动类型:失重物体做向上的减速运动或向下的加速运动。 4.完全失重 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等于零的状态;物体完全失重时,a=g。  太空中宇宙飞船里的航天员,好像都有超能力,都能飘浮在空中,这是为什么? 提示: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2.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没有变化。 (√) (2)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 (3)做自由落体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 超重和失重在生活中经常遇到。比如,处于直升梯内台秤上的物体,小明同学观察到台秤的示数的变化。 (1)台秤称量“重力”大于物体的实际重力,你能说明此时加速度的方向吗? (2)台秤称量“重力”大于物体实际重力时,你能确定直升梯的运动方向吗? 提示:(1)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方向向上。 (2)不能,运动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 考点1 超重现象 1.实重与视重 (1)实重:物体实际所受重力。物体所受重力不会因为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变化。 (2)视重:用弹簧测力计或台秤来测量物体重力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称为物体的视重。当物体与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或者匀速运动时,视重等于实重;当存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时,视重不再等于实重。 2.超重现象 (1)产生超重的原因: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a时,支持物对物体的支持力(或悬绳的拉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ma,所以F=m(g+a)>m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F′>mg。 (2)超重的动力学特点 加速度方向向上(或有向上的分量)。 【典例1】 一个站在升降机上的人,用弹簧测力计提着一个质量为1 kg的鱼,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2 N,该人的实重为750 N,则他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为(g取10 m/s2)(  ) A.750 N    B.762 N C.900 N D.912 N 思路点拨:升降机、人、鱼的加速度相同,由鱼可分析得到人的运动情况。另外,人对地板的压力须考虑他手中所提的鱼。 D [1 kg的鱼的重力为10 N,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12 N,可知鱼所受的合力F鱼=(12-10) N=2 N,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此时鱼的加速度为2 m/s2,方向向上,这也表明升降机及升降机中的人也正在做加速度向上的运动,将人和鱼看作一个整体,可得N-(M+m)g=(M+m)a,N为地板对人向上的作用力,而人对地板的反作用力与N相等,方向向下,计算可得N=912 N,故选D。]  理解超重现象的两点技巧 (1)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实重(即所受重力)并不变,只是视重变了,视重比实重增加了ma。 (2)决定物体超重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