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描述血型的发现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类型。 2.说出人体的血量与输血的关系。 3.尝试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解释安全输血原则。 4.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确立健康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 无偿献血的意识。 本节重点 本节重点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导入新课 本节目标 高速公路汽车追尾造成大量人员受伤。其中几位乘客在事故中失血过多,急需救治。 交通新闻 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 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血液不仅具有运输的作用,而且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体内血量的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讨论 失血过多的人为什么需要输血? 一、血量与输血 1.人体内血量正常值为多少? 成年人体内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4 500 mL 2.如果一个人体重为60 kg,体内总血量平均值为多少? 思考 9瓶(4500 mL) 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一、血量与输血 3.一次性失血多少会危及生命? 少量失血,可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思考 超过800~1000 mL ,头晕、心跳加快、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 超过1200~1500 mL,会有生命危险,需及时输血。 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一、血量与输血 输血是抢救失血过多病人的有效措施之一! 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二、血型 输血前必须知道献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 红细胞凝集 为什么输血前需要知道血型呢? 如果输血时处置不当会发生红细胞凝集。 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二、血型 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一个人的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这些红细胞会黏结在一起,也就是发生凝集。但遇到另一些人的血浆时,却不会发生凝集。 二、血型 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凝集原与抗凝集素有对应的特异关系,会发生凝 集反应。 1.红细胞凝集现象 血浆(血清) 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 抗A凝集素、抗B凝集素 A凝集原与B凝集原 二、血型 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血型 A B AB O 红细胞 凝集原 血清 凝集素 A凝集原 B凝集原 A和B凝集原 无 抗B凝集素 抗A凝集素 无 抗A、B凝集素 ABO血型: 2.ABO血型系统 二、血型 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3.ABO血型的鉴定 将待测血液滴于A、B标准血清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 A型标准血清 (抗B凝集素) B型标准血清 (抗A凝集素) 血型判断 不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凝集 凝集 不凝集 凝集 凝集 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三、安全输血 有人说“O型血的人是万能输血者,AB型血的人是万能受血者”,你认为有道理吗? 输血原则:输同型血。 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的O型血; AB型血的人,可缓慢地输入少量O型、A型血、B型血。 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三、安全输血 血型 可接受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 B AB O B、O A、AB AB、A、B、O O A、O O、A、B、AB B、AB 输血关系表(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AB 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三、安全输血 成分输血 概念:根据病人需要,以“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择性地输入某一成分。 优点:提高了病人输血治疗的效果,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避免了大量的血液浪费。 知识讲解 导入新课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四、倡导无偿献血 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