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数学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数的读写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出卷网-:人民教育-出卷网- 教学目标 1.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并能正确地读出、写出100以内的数。 2.在摆一摆、拨一拨、写一写、读一读等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在读、写数的过程中,体验自主学习的方法,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1.理解数位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 课件出示教材P36例3与机器人“小智”。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 师:小智的妈妈昨天做了几件新衣服,还剩下这么多纽扣,小朋友,你能帮忙数一数,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少粒吗?说说你是怎么数的吧! 学生数一数,说一说。 师:大家说得真清楚,那这些数怎样读写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设计意图】通过“机器人‘小智’的妈妈做衣服剩下了纽扣”这样的情境开门见山引出例题,在例题中复习数数的方法,如一个一个数、十个十个数,初步感知100以内各数的组成,为动手操作作准备。 二、探究读数、写数的方法 (一)两位数的写法和读法。 1. 教学40的写法与读法。 (1)摆一摆。 师:40怎样读写呢?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 1捆10根,要摆4捆。 (2)拨一拨。 师:用计数器怎样表示呢?请你拨一拨,试试看吧! 展示交流。 师:个位上怎么一颗珠子也没有呢? (3)写一写。 师:40怎样写呢? 师:既然个位上一颗珠子也没有,0不写行吗?为什么? (4)读一读。 师:这个数怎样读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摆一摆、拨一拨、写一写、读一读的探究过程,通过动手操作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借助学具、事物的演示,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感性意识。 2. 知识迁移,探究27和33的写法和读法。 (1)出示27根小棒,探究27的写法和读法。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些一些小棒,请你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说说你是怎样拨的?然后请你写出这个数并读出来? 展示交流。 (2)自主探究33的写法和读法。 师:刚才我们一起经历了摆一摆、拨一拨、写一写、读一读这样的探究过程,学习了40和27的读写方法,现在你能自己通过这个四个步骤,探究出33应该怎样读写吗? 师:这两个“3”的意思一样吗? 小结:同样都是数字“3”,放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思就不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明确“3”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同,初步感知“位值制”的原则。 (二)100的写法和读法 1. 数一数,建立数感。 师:同学们,你知道这里一共有多少粒纽扣吗? 学生10粒10粒地数。 2. 自主探究100的写法和读法。 师:100又该怎样读写呢?请你再次用摆一摆、拨一拨、写一写、读一读的方法来探究吧。 展示交流。 师:按照“满十进一”的规律,10个十应该怎样表示呢? 3. 小结 师:你们看,100是个几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第三位是? 【设计意图】教师由扶到放,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究1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学生从整体感知100,培养了数感,又在操作中进一步理解“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的“十进制”计数原理,并在小棒图和计数器的对照中呈现读、写100的方法,直观感知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三)归纳读、写数的方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了读写100以内的数,你发现读书和写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了吗? 师:是啊,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三、练习巩固 1. 基础巩固题 2. 生活应用题 3. 挑战提升题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巩固读书和写数的方法,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数学书第36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