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65979

《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日期:2025-05-2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37130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cover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90~91页。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也是全套教科书第一次编排“观察物体”的教学。对于观察物体,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由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都在对物体进行观察,在大量的生活背景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观察体验,能够基本理解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该物体的形状可能会不一样这一事实。但是他们积累的经验是零散的,思想是原始的,思维是不够系统的。本课旨在通过丰富的观察实践活动以及教师的科学引导,让学生在操作中学,在活动中感知,激发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并初步学会观察的方法,经历由“观察实物———初步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也就是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来强化日常的生活经验,积累更加丰富的与数学有关的信息。 【教学目标】 1. 通过让学生实际观察和比较,初步体会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或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3. 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初步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3. 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能根据观察到的形状确定观察的位置。 【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小猴,一个量杯,一组量杯的照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辨认老师的照片。 孩子们,喜欢猜谜吗?我们来猜一猜照片中的人可能是你认识的谁呢?(教师依次出示下面三张照片) 学生猜想,从意见不一致到异口同声报出就是老师本人。 提问:拍的都是我,为什么照片却不相同呢? (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角度拍摄同一个人,拍出来的照片不相同。) 2.判断校门图片的拍摄位置。 (进一步感知拍摄的位置不同,拍摄的照片也不一样。) 让我们继续看照片,瞧,这是老师拍的你们学校大门的两张照片。 拍的都是咱们学校的大门,怎么拍出来的照片又不相同呢? 你怎么判断图一是从外面拍的呢? 还可以从哪里也能看出图一是从学校外面拍摄的呢? 那图二又是怎么判断的? 是的,拍的都是学校大门,因为拍摄的位置不同,拍摄的照片也不一样。 3.判断教室图片的拍摄位置。 看完了学校的南大门,再来看看小朋友们的教室吧。 这是同一个教室,拍出的照片相同吗? 你能猜一猜老师分别是站在哪里拍的这两张照片吗? 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判断方法吗? 是的,从教室后面拍可以拍到教室里的白板。可以拍到抽屉里的书 从教室前面拍能看到黑板报。 看来同一间教室,站在前面和后面看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4.揭题。 刚刚我们观察了像学校的校门、教室里的黑板、桌椅、讲台等物体。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观察物体。(出示课题) 二、探索发现 (一)步步深入,观察小猴 1.明确自己观察的位置。 (知道自己是坐在小猴的哪一面。) 我们先来观察小猴。请组长拿出小猴,把它摆在桌子的中间,让它面朝黑板坐好。 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的小猴坐得最端正。(呀,真不错,每一组的小猴纹丝不动地坐好了)你们也坐好了吗? 我们先来看一看自己的观察位置,想一想,你坐在小猴的哪一面?( 谁来说一说。(我坐在小猴的 ) 其它小组中,也坐在小猴左面的,请起立。 恩,你们都坐在小猴的左边。(板书:左面) 坐在小猴右面的同学,在哪里,也请起立。他们都坐在小猴的右面。(板书:右面) 那坐在每一组这个位置的同学是在小猴的?(板书:前面) 这个位置的同学呢?(板书: 后面) 2.提出观察要求,进行第一次观察活动。 (1)视线与小猴平齐,静静地观察。 (2)边观察边思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