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69642

2024秋一年级上册14小蜗牛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222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一年级,上册,蜗牛,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教学内容 《小蜗牛》教学设计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认读 “住、孩” 等 12 个生字,认识王字旁 1 个偏旁;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对、妈” 等 4 个字。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蜗牛和妈妈对话中的语气和情感。 借助图画、生活经验,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以及蜗牛爬得慢的特点。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书写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借助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小蜗牛爬行速度慢与季节变化快之间的关系。 理解文中一些较难的词语和句子,如 “碧绿碧绿” 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包含课文内容、生字词、四季图片、动画视频等。 准备生字卡片、头饰等教学道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铃声响起,教师微笑着走进教室,手中拿着一个小巧的蜗牛模型。 教师神秘地说道:“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特别的朋友,你们猜猜它是谁?” 说着,教师将蜗牛模型展示在同学们面前。 同学们好奇地盯着蜗牛模型,纷纷猜测。 教师笑着说:“没错,就是蜗牛!现在,老师要给大家播放一段关于蜗牛爬行的精彩动画视频,让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蜗牛的外形和爬行特点。” 教师打开多媒体,播放精心挑选的蜗牛爬行动画视频。视频中,蜗牛缓慢地蠕动着身躯,它的触角轻轻摆动,身上的壳也随着身体的移动而晃动。 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充满期待地问道:“同学们,你们看了这段视频,觉得蜗牛有什么特点呀?” 同学们纷纷举手,踊跃发言。 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蜗牛爬得很慢,一步一步的。” 另一位同学接着说:“蜗牛有一个重重的壳,好像它的房子。” 还有同学说:“蜗牛的触角很有趣,会动来动去。” 教师认真倾听着同学们的回答,然后总结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蜗牛确实是一种行动缓慢但非常可爱的小动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一只小蜗牛有关,让我们一起走进它的世界,看看它的故事。” 教师转身,在黑板上郑重地写下课题:小蜗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语气温和地说道:“同学们,请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向老师或者同学请教。同时,别忘了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的结构。” 同学们纷纷翻开课本,开始认真地朗读起来。教室里回荡着清脆的读书声,教师则在教室里巡回走动,仔细倾听每一位同学的朗读,不时停下脚步,纠正个别同学的读音,提醒坐姿不正确的同学。 一段时间后,教师说道:“现在,让我们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自学情况。老师会指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看看他们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教师指名一位同学站起来朗读第一段,这位同学声音洪亮,读音准确。读完后,其他同学纷纷鼓掌表示肯定。 接着,教师又依次指名几位同学朗读后面的段落。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朗读得好的地方,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对于出现的错误,教师耐心地纠正,并带领同学们一起正确朗读。 朗读结束后,教师问道:“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明确了课文的自然段数量。 (三)随文识字,理解词语 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声情并茂地朗读起来:“蜗牛一家住在小树林的旁边。” 读完后,教师拿出 “住、孩” 两个生字卡片,展示给同学们看。 教师指着 “住” 字说道:“同学们,看这个‘住’字,左边是一个单人旁,右边是一个主人的‘主’。它的读音是‘zhù’,大家可以组词为‘居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