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75230

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6《狼牙山五壮士》课件

日期:2025-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213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初中,语文,统编,五四,学制,六年级
  • cover
6《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和人民勇于献身的精 神。 2.学习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和英勇跳崖时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学过程: 一 、温故知新 , 导入新课 。 1.提问五壮士的姓名。 过渡:上堂课,我们对狼牙山五壮士的动人故事有了初步的了 解,那么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你们能正确地说出这五位壮士的名 字吗?能准确地写出来更好。(请同学去黑板书写) 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请同学们读一读课前搜集、摘抄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 语。 无所畏惧 气宇轩昂 正气凛然 奋不顾身 昂首阔步 赴汤蹈火 挺身而出 临危不惧 面不改色 骁勇善战 慷慨就义 仰不愧天 4.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巍巍燕山高,潇潇易水寒。英雄五壮士,威震狼牙山。 在狼牙山上,我们的五壮士是怎么谱写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诗篇 的?本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那场激烈残酷的战斗。 二 、研读课文 , 重点探究 。 1.自主学习第1自然段———接受任务 。 过渡:同学们,老师教你们一招读英雄故事的方法,那就是先 想一想英雄面临着哪些考验,然后抓住重点词句,用心感受,你就 会慢慢地走进英雄的内心世界。这篇文章的第一个自然段就写出了 战士们面临的第一次考验。 指名读第1自然段,设疑:五位壮士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 的? 交流:从“集中”“大举进犯”“坚持”“一个多月”这些词 语中能感受到这是一次很艰巨的任务。 (出示课件)背景资料: 1941年9月25日,三四千日军在飞 机、大炮的掩护下,从四面八方向狼牙山地区包抄。日军实施灭绝 人性的“三光”政策。整个狼牙山地区顿时烈火熊熊,硝烟滚滚当时被包围在狼牙山上地区的群众达三四万人。 思考:请同学们关注这段话中的数字,你从这些数字中又进一 步读懂了什么? 预设:通过引入背景资料,可更详细地展示出当时敌众我寡的 态势,而要转移的群众相当多。学生能很直观地感受到五位壮士面 临的考验有多么严峻。 2.合作学习第2自然段———诱敌上山 、痛歼敌人 。 过渡:在五壮士诱敌上山、痛歼敌人的过程中有许多精彩的场 面描写,让我们细细地研读课文,去体会那种痛快淋漓和热血沸腾 的感觉吧! (1)出示阅读要求。 ①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时的表情、动作的词句 ②找出描写敌人的词语,体会对比手法的作用。 ③品读:你感受到了什么?做出批注。 (2)组织全班进行交流,教师点拨。 ①出示填空: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 他的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 一个圈,好(使出浑身 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 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体会所填词语的描写方法。(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②描写敌人的词语“横七竖八”为贬义词,说明敌人伤亡惨重,同 时也表现了五壮士的英勇顽强。 (3)总结写作方法。 要点一:本自然段通过对人物的动作和神态的刻画突出了五壮士的 英雄形象。 要点二: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了五壮士的英勇顽强。 3.指导学习第3自然段———引上绝路 。 (1)学生默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圈出关键词语,交流第二次考 验。 过渡:同学们,战士们终于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完成了掩护 任务。接下来他们又将面临怎么样的考验?我们来看第3自然段, 大家还是要抓住关键词语,边读边用心感受。想一想,你认为这是 一次怎样的考验? 预设:引导学生抓住“三面”“悬崖绝壁”“斩钉截铁”来体 会。狼牙山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