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087330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同步课件(共18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日期:2024-09-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41958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PPT,经济,必修,选择性,历史,高二
  • cover
(课件网) 课标要求: 了解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的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多元文明的交汇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贰 选必二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人类的进化史某种意义上就是寻觅食物、加工食物跟分享食物的一个进化史。食物的迁徙史背后是人类的迁徙史,是文明的交融过程,文明的发展即从食材交换开始。 一、有限交流:新航路开辟前的物种交流 二、多元交汇: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 三、交融碰撞: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本 课 目 录 结合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新航路开辟前物种交流的特点及其原因 新航路开辟以前,食物物种交流主要在彼此邻近的地区或各大洲内部进行,也有一些跨洲的食物物种交流。公元前6000年左右,西亚的小麦、大麦等进入了欧洲。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间,通过丝绸之路,葡萄、苜蓿等传到中国,樱桃、杏等也从亚洲传到罗马。 ———教材引言 特点: ①交流范围有限:各大洲内部,亚欧之间;存在少量跨洲食物交流 ②食物种类较少; ③主要是陆路; 原因:①交通运输条件的落后; ②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低下; ③政治局势的动荡; 一、有限交流:新航路开辟前的物种交流 哥伦布大交换: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 二、多元交汇: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 自主学习一:同学们自主梳理: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物种外传的时间、种类、传播途径 二、多元交汇: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 自主学习一:同学们自主梳理: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物种外传的时间、种类、传播途径 物种 传入欧洲 粮食作物 玉米 马铃薯 甘薯 蔬菜 番茄 辣椒 推广:庭院种植→推广南欧→传遍欧洲 地位:观赏→主粮和饲料→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 16世纪末,作为食用作物在欧洲推广 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 观赏→食用栽培→农艺家改良品质 ①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 ②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 传入中国 ①传播途径:明朝传入(三路) ②种植:丘陵山地→平原地区 清朝前期,全国各地多有种植; 乾隆、嘉庆年间,大规模推广; 鸦片战争前夕,遍布全国 马铃薯和甘薯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明万历年间引入,作观赏和药用植物 清光绪年间,开始作为食用蔬菜种植 明朝时,传入中国,称为“番椒” 材料一 番薯种出海外吕宋(菲律宾)。明万历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硗确之地遍形栽播。 ———陈世元《金薯传习录》 材料二 万历庚辰,客有泛舟之安南(越南)者,公偕往。比至,酋长延礼宾馆,每宴会,辄飨土产曰薯者,味甘美。公觊其种,贿于酋奴,获之。……未几伺间遁归。……壬午夏,乃抵家焉。……初,公至自安南也,以薯非等闲物,栽植花坞,冤白日,实已蕃滋,掘啖益美,念来自酋,因名“番薯”云。 ———(广东东莞)《凤冈陈氏族谱》(陈氏指陈益) 原因:新航路开辟;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出现及逐渐扩展;耐旱、高产,可有效缓解饥荒(美洲物种的自身优势);华侨华人的积极引入和推广; 思考:两则材料关于番薯传入的记载有何异同?并分析其传入中国的原因。 不同:材料4记载由福建人陈振龙由吕宋(菲律宾)传入。材料5记载为广东东莞陈益经安南(越南)传入。(实际上最早是明朝时期由印度、缅甸传入中国云南) 相同:明万历年间因海外贸易经东南亚传入。 二、多元交汇: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 材料:明代的疆域,大于宋代,至少增加了西南、河北大部分与东北地区。但是,仅以这些地区生产的食粮,犹不足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明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