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95021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19.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28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295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19.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
  • cover
《清明上河图》 【教材分析】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风俗画的长卷,教材节选其中表现最集中、最精彩的部分,以虹桥为中心,桥上的车水马龙、摩肩擦踵、人声鼎沸,桥下的众人划桨开大船、同舟共济、齐心合力斗艰险,桥周围茶楼酒肆达官贵人饮酒品茶、歌舞升平的闲暇生活,构成一个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的现实世界,是一个独立的单元。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整体布局、局部刻画、动静节奏、疏密有致等美术元素的赏析,揭示名画的艺术价值,帮助学生提高艺术审美能力。赞扬张择端作为宫廷画院的画家,能关注社会生活,通过作品表现在歌舞升平的表象潜伏的社会危机,忧国忧民的情怀跃然纸上,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教育。 【学情分析】 学生社会阅历还不丰富,对历史名画的了解不多,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还是第一次接触,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教学中补充了北宋社会的相关知识,对作者张择端进行了必要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讲解一些美术作品的鉴赏知识,提高学生美术鉴赏的能力。 【教学目标 】 认知目标:通过对《清明上河图》长卷仔细观察,了解作品的概况。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名画赏析的方法,具备解构分析图像的能力;初步掌握白描技法,进行白描练习。 情感目标:深入画家的生活,深刻体会画家作品的意图,领悟作品体现的人文关怀,形成关心人民疾苦的纯朴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绘画作品的整体布局、局部刻画、动静节奏、疏密有致等方面赏析名画。 难点:体会画家作品的意图、启迪人生的隐喻。 【教学准备】 未来教室双屏课件、《清明上河图》仿制品、微课、笔墨纸砚、人物白描勾线稿 【教学思路】 通过对《清明上河图》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和对作者张择端情感的挖掘,深刻理解名画的历史价值,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现实。 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整体布局、局部刻画、动静节奏、疏密有致等美术元素的赏析,揭示名画的艺术价值,帮助学生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通过师生之间的会话、同学之间的会话、师生与文本的会话,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持续发展。 在赏析的基础上进行白描练习,把欣赏与训练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技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把“育人”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流程】 直奔主旨,导入教学 同学们:我们今天欣赏名画《清明上河图》,它是我国十大传世名作之一,由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创作的风俗画长卷,描绘了北宋末年首都东京(今天的开封)汴河两岸的风光和风土人情。(板书课题) 画宽24.8厘米,画长528.7厘米,画中出现人物800多人,牲畜近90匹,船只29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20辆,轿子14顶,树木约180棵,通过这组数据,你能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卷吗? 生:气势恢宏 雄伟壮观 现在,我们就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设计意图:既是对《清明上河图》的概括性介绍,又揭示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数据分析,揭示其画面的宏大、壮观,激发其好奇,引起学生的重视和注意,为高效的课堂教学做铺垫。】 二、观赏名画,解决问题 1. 画轴 教师从衣袖中取出《清明上河图》复制品。问:从刚才老师的历史穿越中,你能体会我国古代的绘画多采用卷轴的形式吗? 学生:便于携带,便于保管。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一种历史的穿越,扮演古人的行为,增加趣味性和生动性,营造一种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感知和理解。】 教师从右到左徐徐展开画轴,请学生依次观赏,并提出两个问题:1. 你从图中的哪些描绘中看出是清明节?2. 为什么说它是风俗画? 【设计意图:在营造教学情境的基础上,提出理性挑战的问题,把名画鉴赏的技能不露声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