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095722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日期:2024-09-1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4505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第二,必修,选择性,统编,历史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这一时期,一是正式设置考试院,作为政 府的最高考试机关,将它列为中央政府的“五院'之一,考试院是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执行者和监督者;二是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使文官制度法律化。”“这一时期”是(  ) A.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B.北洋政府时期 C.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2.下表为宋代文举状元家世统计表,这反映出宋代(  ) 类别 家庭背景 人数 比例 官宦士子 祖辈或父辈曾经担任过官职者 50 42.4% 寒素士子 祖辈及父辈都不曾担任过官职者 17 14.4% 家世不详 根据史料难以判明家庭背景者 51 43.2% A.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B.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C.世家大族把持选才 D.平民入仕欲望强烈 3.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为 其母文德皇后追荐冥福,建慈恩寺,感恩母德。后来为供奉玄奘法师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而在寺内修大雁塔。塔上有唐朝进士题名帖,此即“雁塔题名”的由来,代称进士及第、金榜题名。由此可知,唐朝(  ) A.儒释道三教并存 B.佛教盛行 C.科举制受到重视 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4.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一部《考试法 》,允许女子参加考试,“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经考试院考选、铨叙,方得任用”;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公务员制度建立。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几乎全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确立。这说明此时的官员选拔制度(  ) A.使女性的政治地位愈发凸显 B.借鉴了清政府时的考试制度 C.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 D.考试内容较单一缺乏灵活性 5.魏晋初期的“九品中正制”是察 举制的变种,察举的标准为家世、德、才三项。到南北朝时期,察举的方式开始由举荐向考试转变,并逐渐转向以考察儒家经典熟悉程度的文化考试为主,这说明(  ) ①察举制推动了儒家文化传播 ③察举制为科举制提供某种借鉴 ②九品中正制扩大了选官范围 ④中央设置中正官以选拔官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 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和 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并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这主要表明(  )2·1·c·n·j·y A.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的形成是对北洋政府文官制度的继承 B.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的形成具有多元性和创新性 C.制度的创新都必须继承传统文化的有利因子 D.南京国民政府比较重视公务员制度建设 7.西晋王朝以法令的形式规 定:凡在中央政府担任现职,又兼领本州郡的大小中正,须定期在洛阳东门外“设幔陈席”,聚会一处,及时交换对乡党人士的考察意见,对人物进行品评。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21*cnjy*com A.增强人才选拔的客观性 B.维护门阀士族的利益 C.确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拓宽士族入仕的途径 8.杜佑在《通典·选举六》中指出:“我开元天 宝之中,一岁贡举凡有数千,而门资、武功、艺术、胥吏,众名杂目,百户千途,入为仕者,又不可胜记。”这主要说明了唐代(  ) A.科举制成为正式选官制度 B.选官途径的多元化 C.门第观念仍有较大的影响 D.官员素质参差不齐 9.1949年前,“干部 ”指在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及革命团体中担负一定领导责任的人员,以及在共产党领导的各级政府中担任一定公职的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干部”含义变化不大,主要指中国共产党组织、国家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国营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由此可以看出“干部”这一概念(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