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99446

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7. 从二维到三维》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30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242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美,九年级,美术,上册,7. 从二维到三维,教学设计
  • cover
《从二维到三维》教案 课题 人民美术-出卷网-九年级下册第7课《从二维到三维》 目标分解依据 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该学习领域要求学生“了解设计的主要门类和基础知识,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形式原理以及各种材料和制作方法,进行创意设计和工艺制作,美化环境与生活,表达设计意图,评述他人的设计和工艺作品,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材通过从二维到三维的思考与联系,培养学生科学而艺术的思维方式,以及将平面造型转化为立体造型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物像形体、空间和透视的探究兴趣。教材在编写中力求激发学生对立体造型构成方法的兴趣,在发现、探究和尝试的过程中学习多种成型方法,希望学生将学到的造型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和学习中,尝试设计既美观又实用的三维立体,发挥美化环境、装点生活的实际作用,是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建构对学生终生有益的基础知识。 3、基于学情分析: 作为九年级的学习课程,在此之前,学生对二维与三维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动手实践操作,解决问题。 4、学习表现程度 依据对上述内容的分析,可以确立学生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学习程 度应基本表现为: 学习内容 学习方式 学习表现程度 从二维到三维欣赏、了解、合作、探究、分析、评论、尝试创作、创作等。 三、评价方案设计: 1、基于对实际学情的分析和了解,学生对二维与三维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动手实践操作,解决问题。 2、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美术语言进行评价,以自评、互评的方式,从构图、造型、色彩、制作技法、感受等方面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学习目标: 1、理解维度的概念,了解三位造型的特点,学习三位形体的基本构成方法。 2、通过欣赏,能够分析出教材中的某些作品从二维平面转化为三维立体造型的方法,并尝试运用恰当的方法将一个二维形象设计制作成一件三维美术作品。 3、认识立体造型的美感,体验立体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由二维形象创造三位造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富有创意、美感的三维造型。 六、学具准备: 图片、卡纸、剪刀等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设计: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师:(教师向学生出示一张长方形纸张)现在老师对这张纸只有长和宽的长方形纸实以魔法,看看它会有什么变化?(教师把长方形的纸加以剪切、折叠) 师:刚才的纸和这个魔术造型的纸有什么区别,你发现什么奥秘了吗? 生:纸是平面的,魔术后变成了立体的。 师:小小的魔术让老师只有长和宽的纸张变成了具有长、宽、高的三维立体造形。老师看到有同学在笑,是不是觉着老师的这个魔术太low了?那你们还有什么好的创意可以使二维变三维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从二维到三维》。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变小魔术的环境,让学生在欢快的而有趣的氛围中从教师的小魔术里初步感受、体会到二维到三维的基本变化。老师看似简单的小魔术,充满了幽默感,营造轻松和谐课堂氛围。) 观察分析,合作探究 1、独立思考定概念(什么是二维?什么是三维?) 二维:在一个平面上的内容就是二维。二维即左右、上下两个方向,不存在前后。即只有面积,没有体积。 三维:指物体的长宽高。 课件展示从二维到三维的动态图。 (设计意图:通过动图展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二维与三维的区别。) 2、合作探究找方法 三维造型的特点: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我们对二维与三维有了初步的了解,老师带来了一些三维实物作品,分发给每个小组,请大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