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02434

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 第一节 第一课时 流水地貌讲义

日期:2024-10-1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11495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高一,地理,必修,第二章,地球,表面
  • cover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 1.规律总结 外力作用的考查频率极高,尤其是河流地貌成因最常见、与人类关系最密切,考查频率也较高,其他的外力作用涉及相对较少。在考查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时,有几个突出的命题特点:一是与内力作用结合,分析不同地质时期的主导作用力的不同,如流水侵蚀与玄武岩台地的演化,流水侵蚀、堆积与地壳间歇性拾升共同作用形成河流阶地等;二是与外力作用的不同表现形式相结合,如流水侵蚀与堆积作用的相互转换;三是体现区域地表形态发生、发展的动态演化过程。 2.命题趋势 (1)内、外力作用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查的题目会增多,从地理过程的角度进行综合考查的趋势明显。 (2)在流水作用考查角度穷尽的情况下,冰川、重力、冻融等外力作用考查的概率增大。 (3)将内、外力作用与地理环境的演化综合起来考查,如在考查内、外力对地貌的影响时,同时考查对水系、水文、水循环、气候、植被、人类活动的影响,更能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是将来的一个必然趋势。 3.备考策略 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是通过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形成的,特别注意要区分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中,尤其关注流水地貌的形成,如河流的溯源侵蚀,河流的下蚀与侧蚀,河流阶地、冲(洪)积扇、三角洲的形成等多种类型的微观地貌单元。 本章主要学习的内容: 第一节 流水地貌 一、流水侵蚀地貌 二、流水堆积地貌 三、滑坡和泥石流 第二节 风成地貌 一、风蚀地貌 二、风积地貌 三、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 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一、喀斯特地貌 二、海岸地貌 三、冰川地貌 第一节 第一课时 流水地貌 1.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 2.流水地貌主要分布地区: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分类:流水侵蚀地貌、流水堆积地貌 一.流水侵蚀地貌 1.流水侵蚀的三种形式: 2.流水侵蚀作用发生河段及作用结果的差异(及河谷在不同河段的表现) (1)河流上游:河水流速快,主要表现为流水侵蚀作用,多形成峡谷等侵蚀地貌。 (2)河流中游:以侧蚀作用为主,易形成河漫滩平原。 (3)河流下游: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多形成三角洲等堆积地貌,受此影响,聚落分布也不同。 补充:河流袭夺 (1)袭夺条件 ①两条河川间的距离不能太远; ②其中一条河川的侧蚀或溯源侵蚀强烈; ③必须一条为高位河、另一条为低位河,也就是分水岭两侧的海拔要具有明显的差异。 (2)袭夺后的影响 ①在袭夺湾附近有时形成跌水(由于袭夺湾位于两河之间,落差甚大,易形成瀑布跌落式的水流)。 ②由于水量减少,断头河水流与原来形成的谷地规模很不相称。并且,由于源头被截,水量减少,断头河流速变缓,搬运能力降低,泥沙大量堆积,堵塞水流,往往形成一些小的沼泽或湖泊。 3.河谷地貌(V 形谷):湿润和半湿润山区,流水下切(垂直于地面向下的侵蚀)作用强烈,形成深邃峡谷,河谷横断面大多呈 V字形。河谷两壁险峻陡峭,谷地狭窄,深度通常大于宽度. 河谷的组成: ①河床:河谷中被水流常年或季节淹没的部分,是河流输水输沙的槽状凹地,随水位涨落而变化。 (河流堆积地貌)②河漫滩:河谷中河床和谷坡之间的平坦低地,是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的部分。由于河床的移动,以及河流带来的泥沙堆积。 ③河流阶地:一般洪水不能淹没、在河谷两侧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形。河流的侵蚀下切作用形成。阶地面分布有河流堆积物,相对平坦,组成物质通常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居住地和耕地的场所。 补充: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地质条件稳定时,河流以侧蚀和沉积作用为主,进而会形成广阔的河漫滩。 当地壳抬升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