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102435

选择性必修2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9-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4102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选择性,必修,4课,古代,生产工具,劳作
  • cover
第 4 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 式的变化;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 革命性意义。本课是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中的第一个课时, 主要讲述了古代生产工具的进步和古代的主要劳作方式,其中前两个子目是并列关系,侧重 从物质技术方面梳理生产力发展的过程,第一子目叙述了农业工具的变化,主要包括古代耕 作工具、灌溉工具和畜牧业工具的发展,第二子目描述了古代手工业生产工具的进步,主要 包括纺织业、陶瓷业、冶炼业工具的发展。第三子目和前两个子目是因果关系,生产力决定 生产关系,第三子目在生产力地基础上对劳作方式进行解读,描述了工业时代之前的主要劳 作方式,包括农业家庭式劳作、农业庄园式劳作、手工业家庭式劳作和手工业作坊式劳作。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中生产工具和劳作方式的相关史实,学生在初中和中外历史纲要中零散地学习了相关内容,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但还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解,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生产工具变革对社会发展的革命性意义理解还不够透彻。高二学生抽象思维逐渐形成,在教学过程应引导学生在系统梳理相关史实的基础上开展自主探究,运用唯物史观全面认识古代生产工具的进步对社会生产发展的基础作用。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不同时空条件下生产工具的演进历程,认识古代生产工具的进步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2.通过问题探究认识生产工具的变革对生产方式的推动作用,理解唯物史观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古代生产工具的演进 教学难点:认识生产工具的进步对社会生产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天工开物》是关于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它被世界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的含义是:人巧模开工开创万物,即人利用自然规律制造生产工具,开创物质财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教学过程】 一、乃粒———农业工具的变化 学生活动:参观中国农业博物馆在线农展馆(http://www..cn/index.html),结合教材第一子目内容,自主梳理耕作工具的变化历程。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在线农展馆并自主学习教材相关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的自我知识建构。 学生活动:排序大挑战。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按耕作工具出现的时间早晚进行排序。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排序挑战,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时空素养,对自主学习的效果进行检验。 问题:思考古代耕作工具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对古代耕作工具经历阶段的梳理,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况,使学生认识到古代耕作工具的变化经历了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再到铁器时代的变化。 教师展示桔槔、翻车、筒车的图片,梳理灌溉工具的变化历程。 材料1:时有扶风马钧,巧思绝世。傅玄序之曰:“……居京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之,乃做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巧倍于常。” ———【西晋】陈寿:《三国志》 材料2:水能利物,轮及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终夜有声…… ———【唐】陈廷章:《水轮赋》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古代农业灌溉工具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图示和文字材料展示农业灌溉工具的变化,结合对史料的分析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问题:总结古代农业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的进步的趋势,思考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的进步是如何促进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