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娃哈哈》教学设计 课题 《娃哈哈》 课型 歌唱综合课 学校 年级 一年级 执教人 年龄 教 学 目 标 1.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在唱、跳中感受独特的新疆维吾尔族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热爱祖 国、热爱民族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 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并结合舞蹈与生活小乐器伴奏,引导学生在听、唱、 跳、玩的体验活动中欣赏和表现音乐。 3.知识与技能 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准确演唱新疆民歌《娃哈哈,并 随音乐演唱出歌曲活泼热情的节奏韵律,在声势节奏游戏中 体验十六分音符的节奏难点。 2、学习简单的新疆舞蹈脚步动作--点步,并能边唱边跳。 3、使用生活小乐器模仿新疆特色打击乐器铃鼓,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准确演唱歌曲《娃哈哈》。 教学难点 在声势游戏中体验歌曲十六分音符的节奏特点。 教学内容 分析 歌曲《娃哈哈》是一首在我国家喻户晓的新疆风格儿歌,F 大调, 2/4 拍,结构为一段体,共 4 个乐句,其中最后两句为反复乐句。音乐情绪 欢快活泼,节奏密集、紧凑,极具活泼热情的节奏韵律,旋律以大量的 同音反复与级进相结合,歌曲流畅热情,充满动感,唱起来一气呵成。 《娃哈哈》改编自由新疆传入的俄罗斯民歌,传入时只有曲调未有歌词, 后被作曲家石夫根据新疆维吾尔族民歌创作而成。让学生在学习歌曲的 同时,结合生活中的小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并通过配舞蹈动作的形式, 让学生体会这三者结合给歌曲所带来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性 艺术表演能力。 1 教学策略 本课为整册的后半部分课程,学生对十六分音符在第 7 课《小毛驴》有 初步的认知,并经过近两个学期的音乐积累,学生已初步建立良好的稳定拍 感。本课根据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动、玩的特点,运用律动、声势、 创造、表现等多种手段来展开教学,从而让学生在体验音乐中,掌握欣赏和表 现音乐的方式,拓宽他们的视野,感受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教具学具 媒体准备 课件、音频、视频、铃鼓、双响筒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程 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 具以及 媒体运 用 教学环节设计 意图 导 入 阶 段 一、创设情境 游戏导入 1.寻找生活小乐器 模仿新疆特色打击乐器--铃鼓。教师用新疆 维吾尔族语“亚克西 ”来赞美学生。 2. “请你跟我这样做 ”声势节奏游戏 X XX X X |X X X | 咚哒哒 哒哒 咚哒 哒 (动画新疆小葡萄出现,遇到困难,请同学 们帮忙。) (1)教师示范读拍的方法。 (2)学生模仿,边读边拍。 (3)请学生拿出身边的生活小乐器边听歌曲 音频伴奏边按固定节奏型边读边拍。 1. 学 生 找 出 家 里能敲击出声音 的盒子或盖子等 物品,或用身体 打击乐,拍手来 代替。 2. 请 学 生 把 准 备好的乐器放在 旁边,进行课前 热身,学生在玩 中模仿老师学习 整首歌曲固定声 势节奏。(解决 难 点 十 六 分 音 符) 铃鼓、视 频、PPT ·根据学生的 年龄特点 ,创 设声势节奏游 戏导入 ,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 趣 ,增强音乐 表现能力 。在 游戏中解决新 疆舞常见的节 奏型 “ X XX XX ”难点,为 学生学唱歌曲 打下良好的基 础。 2 展 开 阶 段 二、学唱歌曲 1. 歌词部分 (1)师带读歌词,师生手拍固定声势节奏, 有感情的跟读歌词,读出二拍子强弱交替的 节拍特点。 (2)学生自己手拍固定声势节奏读歌词。 2. 演唱部分 (1)带着问题聆听歌曲,欣赏老师边唱边跳 新疆舞的视频,学学小助手(小天)用“铃 鼓 ”为老师伴奏。 (2)手打稳定拍,用“la ”模唱旋律。(钢 琴弹出旋律) ①第一遍,教师慢速逐句带唱,老师一句话 带过反复记号; ②第二遍,学生慢速完整模唱; (教师小声 提示) ③第三遍,学生慢速加手拍固定声势节奏完 整模唱。(教师小声提示) (3)加歌词边做律动有表情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