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2001年2月19日江泽民与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袁隆平(右) 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 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两弹一星元勋 863计划 973计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1986年)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1997年) * 第一颗原子弹 1964年10月16日 * “氢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 邓稼先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他还领导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邓稼先一生从事原子弹研究,积劳成疾,身患癌症,于1986年逝世。 身患重病的邓稼先 在医院与同行探讨学术问题 * 钱学森 钱学森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两弹一星元勋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神州一号 神州五号 神州七号 神州十一号 无人飞船 载人飞船 太空漫步 空间对接 1999 2003 2008 2016 “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9时发射 10月17日4时33分返回 共115小时33分 指挥长费俊龙 江苏昆山市巴城镇人 操作手聂海胜 湖北枣阳人 2016年10月17日中国的第十一艘太空飞船。宇航员在太空驻留时间将首次长达30天。 神舟十一号飞船 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爆炸成功 进入国防现代化新阶段 氢弹:1967年爆炸成功 中国核武器又一次飞跃 人造卫星:1970年4月,“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有了良好开端 载人飞船: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升空 中国人实行了飞向太空的历史性跨越,是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袁隆平当选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杂交水稻 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 杂交水稻 袁隆平在观察两系法杂交晚稻的结实情况 培育 20世纪6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开始进行杂交水稻研究 成功 1973年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亩产比普通水稻增加20%,被誉为“东方魔稻”。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世界粮食基金会授予袁隆平2004年度世界粮食奖 * 疟疾(Malaria)经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据统计约有20亿人口生活在流行区,主要集中在非洲、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其死亡率极高。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青蒿素 成就: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屠呦呦在实验室工作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由此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 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由此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厉害了,我的国》 * 探究点:文化事业的发展 “双百”方针 1956年,毛泽东提出 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毛主席题词 文学领域出现繁荣景象 类别 文化成就 长篇小说 话剧 音乐舞蹈史诗 电影 《红岩》、《青春之歌》 《茶馆》 《东方红》 《林则徐》、《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