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主题二 模拟地球运动 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 新课导入 春 夏 秋 冬 新课导入 课程标准 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 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目标 1.运用地球仪或软件,演示地球公转运动,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2.结合生活中实例,说出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提高观察生活和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形成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重点难点 重点: 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难点: 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探究新知 地球公转 1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阅读地球自转自转示意图,观察地球自转的特征。 方向:自西向东 绕转中心:太阳 周期:一年 观看地球公转视频,观察地球公转过程中还有什么特点? 地球公转显著特点:( )着围绕太阳公转;且倾斜的方向( )。 倾斜 倾斜 不变 太阳光直射到地球表面的位置 在( )有规律的移动。 地球倾斜着围绕太阳公转,且倾斜的方向不变,有什么影响? 南北回归线之间 太阳光直射点移动示意图 23.5°N 0° 23.5°S 春分3.21 夏至6.22 秋分9.23 冬至12.22 春分 探究新知 季节变化与昼夜长短变化 2 春分:3月21日前后 夏至:6月22日前后 冬至:12月22日前后 秋分:9月23日前后 观察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北半球是( ), 南半球是( )。 太阳直射( ) 南北半球获得热量一样( ) 赤道 多 春季 秋季 观察地球公转会产生的地理现象?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北半球是( ), 南半球是( )。 太阳直射( ) 北半球获得热量( ) 南半球获得热量( ) 北回归线 多 少 夏季 冬季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北半球是( ), 南半球是( )。 太阳直射( ) 南北半球获得热量一样( ) 赤道 多 秋季 春季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南半球是( ), 北半球是( )。 太阳直射( ) 南半球获得热量( )北半球获得热量( ) 南回归线 多 少 夏季 冬季 阅读二分二至图,回答问题。 A节气:( ) 太阳直射( ) 北半球是( )季。 D节气:( ) 太阳直射( ) 北半球是( )季。 C节气:( ) 太阳直射( ) 北半球是( )季。 B节气:( ) 太阳直射( ) 北半球是( )季。 春分 赤道 春 夏至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夏 秋 冬 秋分 赤道 冬至 由此可知:地球公转产生了( )。 (3、4、5月) 四季变化 夏季 春季 秋春 冬季 (6、7、8月) (9、10、11月) (12、1、2月) 南北半球季节( )。 相反 地球公转 四季变化 农业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 ) 南北半球昼夜( ) 观察地球公转还会产生的地理现象? 赤道 等长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 ) 北半球昼( ) , 夜( ) 北极圈以北出现( ) 北回归线 最长 最短 极昼 南半球昼( ) , 夜( ) 南极圈以北出现( ) 最短 最长 极夜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 ) 赤道 全球昼夜( ) 等长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 ) 北半球昼( ) , 夜( ) 北极圈以北出现( ) 南回归线 最短 最长 极夜 南半球昼( ) , 夜( ) 南极圈以北出现( ) 最长 最短 极昼 阅读二分二至图,回答问题。 A节气:( ) 太阳直射( ) 北半球( ) D节气:( ) 太阳直射( ) 北半球是( ) C节气:( ) 太阳直射( ) 北半球是( ) B节气:( ) 太阳直射( ) 北半球是( ) 春分 赤道 昼夜等长 夏至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秋分 赤道 冬至 昼最长夜最短 昼最短夜最长 昼夜等长 昼渐长 昼渐短 昼渐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