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13864

3.3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26张)

日期:2025-04-2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236779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生态保护,国家安全,26张
  • cover
(课件网) 3.3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课前导入 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林区的马用顺曾经是伐木英雄,在20世纪50年代创造了手工年伐木1200立方米的全国纪录,相当于1个人完成6个人的工作量。马永顺算过一笔账———这么多年,他大约采伐了36000多棵树。马永顺下决心还上这笔“砍伐账”。至2000年去世前,他带领全家义务植树5万多棵,成为植树模范。 伐木英雄和植树模范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角色为什么会融合在马永顺身上? 我国发展战略转变对保障生态安全有什么意义? 一、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生态退化 工业化进程和人口快速增长,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和破坏不断加强 原 因 表现 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等 贵州的石漠化 美国亚利桑那州鲍威尔湖菱缩 乌干达的土地沙化 印尼加里曼丹岛热带雨林被破坏 生态退化的区域差异 生态退化 工业化进程和人口快速增长,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和破坏不断加强 原 因 表现 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等 影 响 导致自然环境服务功能逐步下降 危害是逐步累积的,且严重到某种程度,就会动摇国家安全的自然环境基础,演变为威胁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乃至国家安全问题。 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降低:会导致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与强度增加等后果。 生态退化的影响 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降低:会造成可再生资源的数量短缺、稳定性降低和更新障碍等问题。 生态退化的危害是逐步累积的,一旦严重到某种程度,就会动摇国家安全的自然环境基础,演变为威胁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乃至国家安全问题。 1.生态修复 ①概念:是指利用自然环境自身恢复能力或辅以人工措施,使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趋向良性循环。 ②类型:自然恢复 人工修复 二、实施生态修复 2.生态修复措施: ①自然恢复:主要是通过消除或减少人为干扰,使未完全崩溃的生态系统依靠自我调节能力,从退化或破坏状态中逐步恢复,维持其可更新能力。 沿海及江湖休渔制度 我国自1995年开始,在东海、渤海等海域实行全面伏季休渔制度,以保护渔业资源。 林区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是利用森林的更新能力,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山区,实行定期封山,禁止人为破坏。 退化草场围栏封育 呼伦贝尔大草原积极推行围栏封育构建草原“生态网”,草原又现生机。 ②人工修复:通过采取一定的生物、工程等措施,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或帮助丧失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安全水平。工程治理措施见效快、成效好,是很多国家治理生态退化的主要方式。 生物措施 生物措施是通过恢复植被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的措施,如植树造林 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是通过一系列建设工程来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如草方格沙障固沙 见效快、成效好 思考 Reflection 你知道我国典型的生态修复工程吗? 请举出例子 3.我国的生态修复 我国是较早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的国家之一,先后实施了一系列自然恢复、人工修复或两者相结合的重要生态工程,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矿山生态修复等,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生态系统的恢复。 工程范围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区总面积为26479.7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7.48%。工程区包括长江上游地区、黄河中上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林地,森林面积8767.55万公顷 工程背景 1998年我国启动了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通过天然林禁伐、限伐和大幅减少商品木材产量,有计划分流安置林区职工等措施,解决主要天然林区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 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概念:指对自然界中有代表性的保护对象所在的区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