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科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1116982
【课堂无忧】湘科版(2024)一年级科学上册2.7《大自然中的发现》教案
日期:2024-12-2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2999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张
一年级
,
大自然中的发现
,
上册
,
科学
,
课堂
,
2024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小学科学 湘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在校园中考察大自然,带回自己心仪的大自然物品后的延续活动。在该课中设计了4个活动,前两个活动“观察我采集的大自然的物品” “给它们分类”,可以与达尔文对采集的物品进行观察、分类整理进行有趣的对照,以故事来激励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观察。教材设计的第3个活动是前两个活动的延伸,通过展示交流,汇集更丰富的研究对象,发现更多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自然的兴趣。第4个拓展活动“制作观察小报”,旨在引领学生将课堂观察结果通过小报的形式展示出来,巩固分享细化课堂观察成果。 学情分析 利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是在科学课中首次学习,因而老师对放大镜的组成,手持镜子的方法以及怎样调整放大镜与被观察物品和眼睛之间的距离,直至通过镜片呈现出清晰且放大的物像要进行简单的讲述,做出正确的演示,再由学生模仿操作,观察自然物品,直到初步学会使用它。 在给自然物品分类中,初步建构“生物与非生物” 的认识,这种分类的基础是二歧分类法,即将对象一分为二的方法,在第一单元《给物体分类》一课中,学生已经初步学习训练过。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样的分类标准,即按照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分。 核心素养分析 科学观念:认识物品的特征。初步感知自然界的物品分为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 科学思维:在观察比较基础上,对物品进行分类。 探究实践:继续训练和巩固多种感官参与观察的方法,学习借助简单的工具放大镜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责任态度:细致观察,如实描述,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自然的兴趣。爱护环境,不破坏环境,引导学生建立科学与技术的关联。 教学重点 继续训练和巩固多种感官参与观察的方法,学习借助简单的工具放大镜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教学难点 在观察比较基础上,对物品进行分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活动手册中考察大自然的选项表、笔、、小收纳盒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达尔文在考察大自然的过程中,采用了怎样的方法? 2.我们从校园里采集了哪些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特征? 温馨提示: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观察 想一想,感官有哪些?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强调:不知道的物品不要品尝,刺激性较强的气味采用扇闻法。 3.交流一下我们采集物品的特征以及观察方法。例如, 这株植物,闻起来,有点香味; 这片叶子,摸起来,毛茸茸的。 采集———分类 眼,看;耳,听;鼻,闻;舌,尝;皮肤,摸 观察物品并交流观察方法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感官观察物品特点 二、讲授新课 一、科学探究:观察采集的物品 (一)用放大镜观察物品 1.叶子为什么摸起来毛茸茸的?叶子上有什么?肉眼能观察到吗? 2.肉眼观察不到怎么办? 3.讲解放大镜的结构 放大镜结构包括手柄、镜框、镜片。 4.讲解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 (1)播放视频教学 (2)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放大镜 方法1:镜动,眼、物不动 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方法2:物动,眼、镜不动 把放大镜移至眼前不动,眼镜和放大镜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3)温馨提示 不要用放大镜对着太阳看,会伤害眼睛!不要用手拿放大镜的镜片。 5.用放大镜观察从校园采集来的物品,有什么发现? 整理学生发现: 叶子上有白色、细细的毛,叶子上有那么多的细纹;石头上的彩色花斑更加清楚;羽片是由许多小“羽毛”组成。 6.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 (二)将物品分类 1.回想一下,怎样给物体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三交镇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扫描版,无答案)(2024-12-19)
【大单元整体教学】反思单元《“扑克牌”里的秘密》课时课件+课时教案(2024-12-19)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20课《测量距离和时间》 课件(共21张PPT)(2024-12-19)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20课《海洋和陆地》 课件(共25张PPT)(2024-12-19)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4课 台风来了 课件(共28张PPT+视频)(2024-12-19)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