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 一、教材分析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深刻体现了革命领袖的高尚情怀与深沉的家国情怀。教材通过叙述毛泽东主席得知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后的情感历程,展现了其在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义之间的艰难抉择,最终决定让爱子长眠朝鲜的崇高决定。文章语言质朴而情感深沉,引导学生理解革命者舍小家为大家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同时培养学生正确面对生死、家国情怀的价值观。课文不仅是文学的熏陶,更是历史的铭记与精神的传承。 二、设计思路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情感认知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可能对战争与牺牲的概念较为模糊,难以深刻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深厚情感与复杂抉择。但学生对英雄人物普遍怀有好奇与敬仰之心,尤其是关于国家领导人的故事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时应注重创设情境,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历史背景,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同时,采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互动方式,引导学生代入情境,体验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抉择,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此外,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每位学生根据自身经验,表达对忠骨埋青山这一行为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并理解文中重点字词,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情节,了解毛泽东主席及毛岸英烈士的生平事迹。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和家国情怀,学会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中体会人物情感变化。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想象等方法,丰富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勇于担当,愿意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做出贡献。同时,培养学生的同情心与同理心,学会珍惜和平,感恩先烈的牺牲与奉献 四、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五、教学难点 能根据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忠骨”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可能回答:忠诚的骨头,指为国捐躯的英雄的遗体。) 教师:非常棒!那么,“青山处处埋忠骨”这句话,你们又是怎么理解的呢? (学生尝试回答,教师适时引导。) 教师:这句话意味着,在祖国的青山绿水间,到处都埋藏着为国捐躯的英雄的遗体。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个关于这样一位英雄和他父亲的故事。这位英雄,就是毛泽东主席的儿子———毛岸英。 经历的悲痛心情和艰难抉择过程。课文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和国家领袖的复杂情感与伟大胸怀。采用“情境-问题-探究-拓展”的教学策略。首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境;其次,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链,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文本深意;再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促进学生思维碰撞与情感共鸣; 课内探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约10分钟) 教师:首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好,时间到。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总结归纳。) 教师:课文主要讲述了毛泽东主席在得知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消息后,强忍悲痛,最终决定让爱子长眠朝鲜的感人故事。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约20分钟) (一)感受悲痛(约5分钟) 教师:当毛泽东主席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相关段落,找出描写主席心情的句子,并谈谈你的感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