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19234

初中历史八上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课件(23张PPT+内嵌视频)

日期:2025-05-0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578242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初中,军阀,视频,内嵌,PPT+,23张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知识回顾:临时政府限制袁世凯专权措施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②临时大总统南京就职; ③颁布《临时约法》。 孙中山 袁世凯 突破限制 突破限制 实施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分割总统的行政权。 矛盾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二次革命 1、背景: 宋教仁 1912年,以宋教仁为首的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刺杀宋教仁 ①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公然背弃誓言,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根本原因) ②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宋案” (直接原因\导火线) 宋教仁遇刺 作民权保障,谁非死后者! 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孙中山 宋教仁主笔的《临时约法》 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国民党力量涣散,袁世凯力量强大。 孙中山、黄兴 时间 领导人 结果 失败原因 1913年 你们知道这次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吗? 因为这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2、革命经过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3、革命结果: 视频:袁世凯复辟帝制准备 修改总统选举法,当终身大总统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复辟前措施: 排一排:阅读教材,归纳袁世凯复辟帝制具体措施,排排下列图片顺序? 接受日本“二十一条” 废《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解散国民党 解散国会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接受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支持。 二 十 一 条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性质: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思考:这些内容对中国有何影响?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中日矛盾加剧。 激发中国人民反日爱国的斗争,加速袁世凯北洋政府的垮台。 材料1:1913年9月,国会召开总统选举。袁世凯命令警察厅和拱卫军联合派出军警“保卫”国会,所有入场议员,不准擅自离开。议员们忍饥挨饿,直至把袁世凯选为大总统才准离开。10月10日,袁世凯特意在太和殿举行就职仪式,俨然以皇帝自居。 ———唐德刚《袁氏当国》 2、复辟帝制: 材料2:材料: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二十一条”主要内容 改国号为中华帝国,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 中华帝国旗帜 袁世凯祭天 袁世凯登基称帝 三、护国战争 1、背景: 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梁启超、蔡锷离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 材料: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视频:护国战争 2、概况 (1)时间: 1915年 (2)人物: 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3)过程: (4)结果: ①云南独立,护国军北上讨袁; ③各省独立脱。 ②北洋军队人心涣散; ①袁世凯取消帝制→去世 ②护国战争结束→军阀割据 图为护国军部分的将领 右起:3蔡锷,4李烈钧 四、军阀割据 1、概况: 袁世凯 直系军阀 皖系军阀 奉系军阀 段祺瑞 冯国璋 张作霖 吴佩孚 曹锟 孙传芳浙系军阀 北洋军阀 滇系军阀 桂系军阀 陆荣廷 唐继尧 西南军阀 其他军阀:粤系军阀、湘系军阀、川军、、黔系军阀、晋系军阀、西北国民军、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