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自然灾害的成因—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台风“菲特”在福建省福鼎市沿海登陆,给当地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这属于( ) A.地质灾害 B.气象灾害 C.生物灾害 D.海洋灾害 2.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发生强烈地震,震中距不同的地区受到破坏的程度不同。这反映同一次地震( ) A.震级不同,烈度不同 B.震级相同,烈度不同 C.震级相同,烈度相同 D.震级不同,烈度相同 3.按自然灾害的成因分类,地震属于( ) A.地质灾害 B.生物灾害 C.气象灾害 D.海洋灾害 4.地震灾害往往会诱发其他自然灾害。我们无法阻止地震发生,但可以通过防灾减灾手段减轻其影响。如图为地质灾害关联性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图中甲、乙、丙、丁依次为( ) A.泥石流、滑坡、地震、崩塌 B.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 C.地震、崩塌、泥石流、滑坡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5.冰湖溃决灾害是影响我国菜区城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如图示意某冰湖环境,该冰湖由冰碛物阻塞形成(冰碛物为冰川搬运、堆积的石块和碎屑物)。读图,回答下题。 冰湖溃决形成的灾害链表现为( ) A.冰湖溃决→洪水→泥石流→堵断主河形成堰塞湖-→溃坝洪水 B.冰湖溃决→泥石流→洪水→堵断主河形成堰塞湖→遗坝洪水 C.冰湖溃决→洪水→泥石流→溃坝洪水→堵断主河形成堰塞湖 D.冰湖溃决→堵断主河形成堰塞湖→溃坝洪水→泥石流→洪水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甲、乙气象灾害分别是( ) A.春旱、寒潮 B.寒潮、台风 C.伏旱、暴雪 D.伏旱、洪涝 7.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某年年初,我国的西南地区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连续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这场少见的世纪大旱使农作物受灾面积近500万公顷,其中40万公顷良田颗粒无收,2000万人面临无水可饮的绝境。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8.此次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是( ) A.贵州和云南 B.四川和重庆 C.广西和贵州 D.云南和广西 9.这次干旱灾害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正常的干季 B.气候复杂多样的表现 C.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 D.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 下图为我国干旱突害出现频次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我国干旱灾害频次大于30次的区域集中分布在(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中、东部地区 11.导致我国干旱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 A.森林破坏严重 B.冬季风不稳定 C.夏季风不稳定 D.人类不合理活动 12.台湾岛干旱灾害使水循环环节( ) A.降水量增多 B.下渗量减少 C.蒸发量增大 D.径流量增大 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的中心于8月11日20时50分许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9级(2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80百帕。如图示意“利奇马”移动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关于台风“利奇马”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生成于东南太平洋的热带洋面 ②经过江淮平原时会加剧沙尘暴 ③给所经地区带来狂风暴雨 ④有助于缓解陆地旱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台风最强烈的降水发生在( ) A.外围大风区 B.台风眼 C.旋涡风雨区 D.台风中心 15.读我国部分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B.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 C.降水集中,多暴雨 D.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破碎 下表为2022年11月28日至30日北京市天气状况统计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 11月28日 11月29日 11月30日 白天天气 多云转晴 晴间多云 晴 夜间天气 晴间多云 晴 晴 风力 偏北风4、5级 偏北风4、5级转3、4级 偏北风3、4级转2级 气温(℃) -5~13 -9~-5 -9~-1 16.2022年11月28日至30日,北京出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