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https://preview.21cnjy.com/f2/2024/08/0e/0e0bb7bac649929453a1a39737e0be1a.png)
1.2人口迁移—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同步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图是表示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示意图。下列表示推力因素的是( ) A.环境污染严重 B.老龄化严重 C.矿产资源丰富 D.文化教育发达 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2.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3.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4.下列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乌克兰难民涌入波兰 B.暑期去国外旅游 C.去外省上大学 D.到外省工作并定居外省 5.近些年来,我国人口呈现由北向南的迁移趋势,尤其广东省迁入人口最多。主要是由于广东省( ) A.气候优越 B.经济发达 C.交通便利 D.地势平坦 6.下图所示为2020年我国某乡村人口金字塔图。从图中反映出的该地人口问题主要是( ) A.新生儿数量多 B.迁入人口多 C.就业压力大 D.劳动力不足 7.近年来,由于战乱不断,中东很多国民逃往欧洲,引起这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 ) A.政治 B.经济 C.社会文化 D.生态环境 8.国际人口迁移,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由人口迁入地区,转为人口迁出地区的是( ) A.北美地区 B.拉丁美洲 C.欧洲 D.非洲 9.下图表示人口迁移“推拉模型”示意图。下列因素中,通常属于人口迁移中间阻力的是( ) A.两地距离 B.环境污染 C.房价水平 D.教育资源 如果某地区的人口表现出强烈的选择迁向某一吸引中心的倾向,则该地区称为吸引中心的吸引地区。“飞地式强势吸引地区”指不是紧邻吸引中心分布,但受吸引中心吸引作用较强的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北京的“飞地式强势吸引地区”可能是( ) A.上海 B.吉林 C.河北 D.广西 11.影响“飞地式强势吸引地区”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交通 B.自然资源 C.气候 D.经济 12.人口迁移能够反映区域经济活力。下图为天津市常住人口数量与人口净迁入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天津市人口迁移( ) A.反映出该城市城镇化水平降低 B.符合向经济欠发达区迁移规律 C.受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D.可以通过遥感技术监测 “候鸟老人”是随季节变化而迁移居住地的老人。2016年海南省的“候鸟老人”已超45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海南省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主要优势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养老设施 C.经济水平 D.婚姻家庭 14.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 ) A.人口合理容量降低 B.资源承载能力提高 C.第三产业发展 D.资源消耗降低 下表为2020年呼和浩特市四区人口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常住人口 (万人) 户籍人口 (万人) 常住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自然增加人数 (人) 新城区 69.97 42.6 1013 2467 赛罕区 88.53 54.2 864 1815 回民区 43.61 23.0 2247 123 玉泉区 52.46 35.4 2534 595 (注:自然增加人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 15.表中( ) A.赛罕由于外来迁入人口数量最多,常住人口密度最小 B.新城区自然增加入数最多,可以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 C.回民区户籍人口总数最小,导致人口合理容量增大 D.玉泉区受区域职能定位影响,常住与户籍人口差异最大 16.影响表中四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气候 ②水资源 ③经济水平 ④发展历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全国前五位人口迁入省区的前五大人口迁出地排序表 全国前五位人口迁入省 迁入人口的迁出地排序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第五位 广东省 湖南 四川 广西 江西 湖北 江苏省 安徽 四川 浙江 河南 贵州 浙江省 江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