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21235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 16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日期:2025-09-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13637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 16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考向一: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2024·北京)如图为俄罗斯普托拉纳自然保护区的局部地形图及景观照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阐述在该地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2)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说明在该地开展科考活动的主要困难。 (3)该地多年冻土层含丰富的有机质。有研究认为,气候变暖造成多年冻土层融化,进而加剧气候变暖。 推断多年冻土层融化加剧气候变暖的过程。 【答案】(1)改善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维持自然环境的稳定;保护生态系统,维持生物多样性;为科研基地提供良好的生态监测环境;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2)地势崎岖,交通不便;环境原始,气候恶劣;人迹罕至,补给困难;基础设施缺乏。 (3)冻土融化导致有机碳降解,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大气保温作用增强,加剧气候变暖;冻土融化导致地表水下渗增多,沼泽逐渐变为草原,对气候调节作用减弱,加剧气候变暖。 【解析】【分析】(1)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改善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从而维持自然环境的稳定。保护生态系统,维持生物多样性是自然保护区的重要任务之一。自然保护区还可以为科研基地提供良好的生态监测环境,为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通过保护区的建设,可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让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自然保护区还可以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在该地开展科考活动的主要困难包括地势崎岖、交通不便,环境原始、气候恶劣,人迹罕至、补给困难,以及基础设施缺乏等。由于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科考队员需要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到达考察地点。同时,该地区环境原始,气候恶劣,对科考队员的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人迹罕至,补给困难,科考队员需要充分准备,以确保在考察期间能够得到足够的物资支持。该地区基础设施缺乏,也给科考活动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3)多年冻土层中富含有机质,当气候变暖导致冻土层融化时,这些有机质会被降解,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在大气中形成保温层,加剧了气候变暖的现象。同时,冻土层融化还会导致地表水下渗增多,使得原本湿润的沼泽逐渐转变为草原。这种变化减弱了沼泽对气候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加剧了气候变暖的趋势。 【点评】建立自然保护区一般从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稳定性,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科研、环保意识及国家安全等角度进行分析其意义。 考向二:自然环境的演变;生物多样性保护 (2024·湖南)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野生动植物丰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华斑羚和中华鬣羚是近缘物种,主要栖息地为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在贡嘎山和秦岭均有分布。两物种日活动高峰都出现在清晨和傍晚,但中华鬣羚的活动早高峰早于中华斑羚,晚高峰晚于中华斑羚,且夜间活动强度高于中华斑羚。如图示意两物种在贡嘎山自然保护区主要栖息地的分布。 (1)两物种主要栖息地空间分布重叠程度较高且能共存,试分析其原因。 (2)与中华斑羚相比,中华鬣羚环境适应能力更强,请从其活动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给出依据。 (3)判断中华斑羚主要栖息地在贡嘎山与秦岭分布的海拔高低,并分析原因。 (4)请从降低人类活动强度的角度,提出加强该保护区两物种保护的合理建议。 【答案】(1)两物种具有亲缘关系和较为相似的生活习性;两物种生态位在空间维度上高度重叠,但在时间维度上分离程度较大;自然保护区内发育良好的植被和较少的人类活动,能够提供充足的食物资源和良好的隐蔽条件。 (2)时间上,两物种的日活动高峰均出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