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22515

4.3 国际合作 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表格式)

日期:2025-04-2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1532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国际合作,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2019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地理 年级 高二 学期 春季 课题 国际合作 教科书 书 名:地理选择性必修三教材 -出卷网-:人民教育-出卷网- 教学目标 1. 运用澜湄合作等图文资料,说明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2. 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进展有限的原因。 3. 结合实例,说明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态度与行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说明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表现。 教学难点: 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进展有限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投影“我国西南和中南半岛”的区域图 (师)请大家看这张图,这是我国西南地区和中南半岛的区域图。这是发源于我国,流经中南半岛的国际性河流———湄公河,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在我国境内叫澜沧江。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人口稠密,种植水稻是当地主要的农业活动。由于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的特点,该流域常常出现旱涝灾害。 (生探究问题):1.分析湄公河流域在2016年初出现旱灾的主要自然原因。 投影“湄公河三角洲干裂的田地”的景观图 (师)2015年底受强厄尔尼诺的影响,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降水比常年减少;在2016年初,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遭受百年来最严重的旱灾:田地干裂,农作物缺水,干涸的三角洲比往常提早2个月出现海水入侵现象,对当地人民的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生探究问题):2.简述2016年初湄公河三角洲旱灾产生的危害表现。 投影“我国澜沧江上的景洪水库”的景观图 (师)应越南的请求,我国于2016年3月15日至4月10日从位于澜沧江的景洪水库向下游实施应急补水,帮助越南及湄公河流域其他国家缓解了旱情。该事件之所以能够迅速达成,是因为早在2015年中国和中南半岛五国就已正式建立了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简称“澜湄合作”。投影图片“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官方标志。 投影“澜湄合作的新闻”的图片 (师)为了进一步了解该区域的合作,老师在澜湄合作官网上搜集了许多有关资源和环境的新闻,现选取了其中的一篇新闻。请同学们阅读新闻材料,探究三个问题:1.合作的主体国;2.合作解决的问题;3.合作的方式。 (生活动)阅读新闻,完成探究问题。 (师)阅读完新闻,我们一起来分析新闻———2021年水资源领域“澜湄周”活动在云南成功举办”。 合作主体国有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这是所有澜湄国家都参与的多边合作。 进一步探究材料,得到:在水电站、鱼类增殖站、动物救助站、移民村、旱情这些方面深入交流,主要解决的是水资源领域的能源、生态、灾害等多方面问题。 合作的方式有交流座谈、达成多边协议、 项目建设、 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等。 通过这则新闻,我们能看到,当今世界的两国或多国,针对资源、环境问题,常常会展开形式多样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师总结)澜沧江-湄公河这类国际河流的水资源分配,澜湄合作的案例,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双边和多边的区域合作,解决着跨区域的资源、环境问题;也有很多全球性的资源、环境问题,如资源短缺、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需要全球共同行动来解决。由此可见,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有国际视野,在保障本国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时,都不能以邻为壑,不能以牺牲他国的安全为代价。 (师)国际合作可以如何实施呢? 投影“资源、环境安全领域国际合作的主要途径”的图片 (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开展:签署公约及履约、签署多边、双边合作协议、资金援助、人员交流和能力建设、技术援助和科技合作。比如中国承建老挝的风电项目,在两国达成双边合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