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40164

第十周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周测(解析版)——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每周一测

日期:2024-10-1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3次 大小:8230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每周一,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地理
  • cover
第十周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每周一测 下图示意1960~2018年我国某河入海流量和悬沙通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过水断面的悬移质沙量)年际变化统计(悬沙通量部分年份缺失),其中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的入海流量分别以531m3/s和364m3/s为界。据此完成下题。 1.据图可知,1960~2018年该河( ) A.入海流量的年际变化较小 B.1967年的悬沙通量最小 C.流量与悬沙通量大致呈负相关 D.平水年出现的频率最高 2.影响该河悬沙通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气温差 B.河流落差 C.降水量 D.土壤疏松度 3.推测导致2008年后该河悬沙通量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流域植被覆盖率提高 B.河沙采挖日益泛滥 C.下游地上悬河风险大 D.河流两岸堤坝破损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淡水湖,经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每年湄公河向洞里萨湖倒灌与洞里萨湖向湄公河补水均会发生,河湖关系非常复杂。图一示意洞里萨湖周边区域,图二示意磅湛和波雷格丹站水量年内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湄公河向洞里萨湖倒灌一般发生在( ) A.3~5月 B.5~10月 C.7~9月 D.10月~次年5月 5.洞里萨湖和湄公河之间倒灌与补水主要取决于( ) A.河湖水位差 B.河床与湖床海拔 C.流域面积 D.洞里萨湖落差 2023年1月,内蒙古呼伦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称:呼伦湖面积比十年前扩大了近500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呼伦湖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湖,历史上历经多次扩张和收缩,对湖岸植被优势种的高度、盖度、生物量都有影响。该地区的优势物种从湖边向外依次为碱蓬(嗜盐)、寸草苔(裸露河床优势物种)、芦苇(水生或湿生植被)、羊草、针茅。由于气候干旱等原因,从2000年至2009年,呼伦湖体水位持续下降,与海拉尔河的连通一度中断,成为内陆湖。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实施一系列措施,恢复湖区湿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推测近年来湖泊面积持续增大的可能原因是( ) A.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多 B.利用地下水灌溉,减少对河水的利用 C.引河济湖退耕还草 D.环境整治植被增多 7.短期内湖泊面积扩大对湖区物种的影响为( ) A.碱蓬增多 B.寸草苔增多 C.芦苇盖度增加 D.针茅高度增加 8.与扩张期相比,收缩期时的呼伦湖流域( ) ①盐度减小 ②水质恶化 ③沙化加重 ④生物量增多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地下水的水位和水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补给来源和补给量。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地下冻土层会明显影响地下水的补给过程和补给量。下图为小兴安岭北麓清溪站冻土区水文特征变化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下列关于该区域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季积雪融水 B.夏秋季降雨 C.冬季积雪融水 D.高山冰川融水 10.冻土层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表现为( ) A.稳定封冻期,潜水位上升幅度较大 B.稳定封冻期,下渗量最大 C.稳定融冻期,土壤含水量较低 D.稳定融冻期,地下水补给时间滞后 奥赫里德湖和普雷斯帕湖位于巴尔干半岛,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由岩性为石灰岩的加利契察山相隔(下图)。奥赫里德湖面积348km2,湖面海拔695m,平均深度144.8m,湖水透明度21.5m,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渔产不甚丰富;普雷斯帕湖面积275km2,湖面海拔853m,平均深度18.7m,湖水透明度1.5~7.2m,透明度湖心最大、近岸较小,渔产颇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奥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 A.雨水 B.河流水 C.地下水 D.冰雪融水 12.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温 B.水深 C.水量 D.水质 乌鲁米耶湖位于伊朗西北部,湖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周围有众多河流注入,但没有排水口。21世纪以来,乌鲁米耶湖水位下降,面积迅速缩小,面临消失的风险。下图为乌鲁米耶湖多年平均各月湖面最大面积出现频率与入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