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42092

花城版四下音乐第7课 环球音乐探宝(三)——-北美洲之行 歌曲 红河谷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3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313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音乐,教学设计,红河谷,歌曲,之行,北美洲
  • cover
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常用表格 课题 红河谷 课型或模 块 学唱课 学校 年级 四年级 执教人 性别 年龄 职称 教 学 目 标 1、能结合歌曲《红河谷》,了解加拿大的风土人情,体验北美洲音乐的民族风格。 2、用舒展自然的声音优美抒情地演唱歌曲《红河谷》。 3、理解弱起小节的含义,唱准附点长音。 教学重 点 用舒展自然的声音优美抒情地演唱歌曲《红河谷》 教学难 点 用小乐器伴奏的方式感受歌曲情感 教学 内容 分析 加拿大民歌《红河谷》是一首流传于北美洲红河一带、富有加拿大北方民歌特 色风格的优美抒情歌曲。整首歌曲由起、承、转、合4个乐句组成,单乐段结构,旋 律以级进为基础,间中使用跳进。弱起小节开始的节奏在附点长音的推动下显得流 畅又舒展,表现了移居于北美红河一带的人民开荒种地、建设家园,将野牛出没的 荒原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地方。歌曲回顾了人民艰苦创业的经历,憧憬展望了未来 美好幸福的生活。 教学 策略 本节课通过观看加拿大壮丽风景的视频进行导入,让学生在聆听音乐时,把握歌 曲优美抒情的情绪。通过划拍的方式掌握弱起小节和附点长音的节奏。在学习歌曲方 面,通过模唱歌曲旋律、分乐句演唱、带入歌词完整演唱等方式进行学习,并通过乐 器小合奏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歌曲的表演中来,能够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和展示自我 的乐趣,尽情地享受音乐。 教具 学具 媒体 准备 多媒体课件、碰铃、三角铁、沙锤、扬琴、竹笛、筷子、碗 教学过程 教 学 程 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 活动 教具、学 具以及 媒体运 用 教与学的 评价手 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 意图 观看加拿大优美风光,讲解加 拿大的相关知识。 观看视频 多媒体 课件 形成性评价 了解加拿大的相关 知识 1.播放歌曲范唱,提问歌词内 容表达了什么含义? 聆听范唱, 思考歌词的 内涵 多媒体 课件 形成性评价 介绍歌曲背景 2.通过小乐器演奏的方式,学 习附点长音,讲解附点长音与 北美洲音乐的特点 边演奏边唱 准附点长音 多媒体课件 、三角铁、 筷子、碗 形成性评价 唱准附点长音 3.老师用“lu”跟随音乐模唱 旋律,提问歌曲有几个乐句? 介绍歌曲“起、承、转、合 ” 四个乐句的特点 跟着老师进 行模唱,边 唱边思考歌 曲结构 多媒体 课件 形成性评价 熟悉歌曲旋律,了 解歌曲结构 4.播放有旋律线的伴奏视频, 逐句教唱旋律,老师唱一遍, 学生唱一遍,让学生体会第四 乐句中的变化音降6 学生随音乐 划旋律线演 唱旋律,唱 准变化音 多媒体 课件 形成性评价 唱准歌曲旋律 5.通过微课动画的方式,讲解 歌曲中的弱起小节 思考弱起小 节的含义 多媒体 课件 形成性评价 理解弱起小节的含 义 6.播放有旋律线的伴奏视频 学生随音乐 划旋律线完 整演唱旋律 多媒体 课件 形成性评价 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7.带入歌词完整演唱歌曲 学生演唱 多媒体 课件 形成性评价 学唱歌曲 拓 展 阶 段 用碰铃、三角铁、沙锤为歌曲 进行伴奏 观看视频, 用筷子和碗 来进行三角 铁声部伴奏 多媒体 课件、碰铃 、三角铁、 沙锤 开放性评价 用伴奏的方式表现 歌曲,重点感受附 点长音的特点 老师用扬琴演奏伴奏,一位同 学用竹笛演奏主旋律,其他同 学用碰铃、三角铁、沙锤进行 伴奏 观看视频 多媒体 课件、碰铃 、三角铁、 沙锤、扬琴 、竹笛 开放性评价 感受中国传统乐器 演奏加拿大民歌的 别样风情 结 束 阶 段 总结本堂课学习的内容: 1. 搜索我国北方民歌,找出 与北美洲北方民歌的异同。 2. 尝试用其他小乐器演奏出 附点长音节奏。 多媒体 课件 总结评价 让学生在学习和展 示中享受学习音乐 的快乐。 课 后 反 思 《红河谷》这首歌曲是一首加拿大民歌,旋律简单,节奏较为平稳,歌词表现了移居于 北美红河一带人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终于将野牛出没的地方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