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46704

垂直(教案)(表格式)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日期:2025-05-2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4654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垂直,教案,格式,教版,四年级,下册
  • cover
课题 垂直 P59、60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学 习 目 标 1、学会使用三角尺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以及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通过“画垂线、量线段长短”的操作活动,能抽象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进一步体会距离的含义。 3、在一系列巩固练习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 重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垂直、垂线、距离等概念。 教学 难点 学生画垂线的方法指导。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及对应目标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评价关注点 环节一: 知识回顾。 1、本周我们进入了第四单元《几何小实践》的学习,谁来说说对“垂直”,你已经有了哪些认识?(4号、9号、2号、1号、40号) 互动方式:请2~3语音回答。 2、出示思维导图进行回顾 回顾有关“垂直”的学习内容,梳理相关知识点。 能主动回忆起所学内容,对有关“垂直”的知识点进行简单的互动交流。 环节二: 探究新知。 对应目标:1、2、3 活动一、用三角尺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以及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1、回顾画垂线的操作方法: 师:刚才我们对垂线的内容做了整体的回顾,现在我们就具体来复习如何画垂线。 问:谁能来介绍一下,我们要如何画垂线?有哪些主要步骤? 语音互动:(27号) 教师小结: 一合:就是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二移:就是平移三角尺。 三画:就是沿着另一条直边画线。 最后别忘了标注直角符号,并根据题目要求用字母表示这两条直线。 一边出文字一边进行画垂线的指导,媒体动态演示画a垂直于b。 2、分析导学单12第三份中的2星和3星题 (1)请大家拿出导学单,这两题你的选择是什么?请输入你的答案。 师:说说你的想法。(17号、11号) 教师可以用批注作图演示。 互动方式:学生先在聊天框里输入编号,再请2生语音交流想法。 (2)师:再来看看这一题,谁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画的?(学生可以用批注,32、34、30) 提示:最后别忘记标注直角符号哦! 师:最后一题比较特殊,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将直线延长再作图,这里的延长线要用虚线。 互动方式:请3生语音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根据学生回答,媒体动态演示画垂线。 3、跟进练习(提前发给学生完成) 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做对边的垂线。 互动方式:请3生语音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画的。(8、10、36、6、2、14、3、26、28) 学生可以使用批注。 引导学生先审题,过三角形三个顶点,做对边的垂线。什么叫对边? 根据学生回答,媒体动态演示画出3条垂线。 活动二、进一步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体会距离的含义。 1、点P到点A的距离是多少?(媒体演示) 互动方式:请1生语音交流,读出:线段PA的长度是3厘米。(7号) 2、通过直接将点P与点A用直直的线连接就能找“点到点的距离”。那么“点到直线的距离”又该怎么找呢?大家打开书本60页,找一找“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找到其中的关键字词,圈出来。 互动方式:请2~3生语音交流。(38号、25号) 根据学生回答,媒体圈出“垂线”、“线段的长度”。 小结:对于这题来说,垂线段P Q的长度就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 师小结:点到直线间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3、跟进练习: ①图中,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 )。 3cm ②4cm ③5cm 互动方式:学生先在聊天框里输入编号,再请1生语音交流想法。(12号、33号) ②在右图长方形 ABCD 中,点 B 到线段 AD 的距离是( )厘米,到线段 CD的距离是( )厘米。 5 ② 3 ③ 8 ④ 2 互动方式:学生先在聊天框里输入答案,再请1生语音交流想法。(13号、15号) ③找到点P到OA和OB的距离。 互动方式:请2生语音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以及准备怎么操作。(16号、5号) 先听学生说想法,再示范如何表达,学生集体跟着说。 师:我们一起跟着老师完整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