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55952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一课时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04-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736520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第一,PPT,22张,课件,课时
  • cover
(课件网) 语文园地四(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 起句当如爆竹,结句当如撞钟 交流平台 任务一:表达方式共探讨 1.读一读这些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发现了什么? 2.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完成学习任务单。 课文 开头 结尾 这样写的好处 《十六年前的回忆》 《藏戏》 《草原》 《匆匆》 《那个星期天》 交流平台学习任务单 任务一:表达方式共探讨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十六年前的回忆》 结尾 开头 强调主题,加深读者的印象。 首尾呼应 任务一:表达方式共探讨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藏戏》 开头 问句 激发好奇心 排比 增强感情 任务一:表达方式共探讨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草原》 开门见山 任务一:表达方式共探讨 你聪明的,告诉我,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匆匆》 结尾 呼应开头 任务一:表达方式共探讨 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那个星期天》 结尾 借景抒情 含蓄深刻 任务一:表达方式共探讨 交流平台学习任务单 课文 开头 结尾 这样写的好处 《十六年前的回忆》 设置悬念 呼应开头 强调主题,加深读者印象 《藏戏》 设置悬念 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草原》 开门见山 给人简洁明了的感觉 《匆匆》 呼应开头 直接抒发感慨,余味悠长 《那个星期天》 含蓄深刻 引人深思 任务一:表达方式共探讨 文章 开头 设置悬念 开门见山 巧用修辞 引经据典 环境描写 …… 问句结尾 借景抒情 引经据典 点明中心 …… 结尾 排比、比喻、反问、拟人夸张…… 排比、比喻、反问、拟人夸张…… 诗歌、俗语、古诗、歌词、名人名言…… 诗歌、俗语、古诗、歌词、名人名言…… 巧用修辞 任务二:凤头豹尾巧加工 对自己写过的开头和结尾进行修改。 任务二:凤头豹尾巧加工 修改前 修改后 任务二:凤头豹尾巧加工 修改前 修改后 任务三:熟读俗语促表达 日积月累 任务三:熟读俗语促表达 1.走进“日积月累”,把关于劝勉的俗语读准确。2.利用工具书、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它们的意思。 任务三:熟读俗语促表达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 勇于接受批评,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 任务三:熟读俗语促表达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孔子家语》 及时孝敬、陪伴父母 任务三:熟读俗语促表达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增广贤文》 要节约,不要浪费 注释:①有日:富有的日子 ②无日:贫穷的日子 ③无时:一无所有的时候 ④有时:生活富裕的时候 任务三:熟读俗语促表达 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 树欲静而_____,子欲养而_____。 常将有日思无日,_____。 有意栽花花不发,_____。 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_。 任务三:熟读俗语促表达 当事与愿违时,别人常常用 劝慰我们要顺其自然。 当写作文想引用一句名言,但是却想不出来时,老师会对我说: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 非经过不知难。”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 成荫。” 1 任务一:表达方式共探讨 关注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特点和作用。 3 任务三:熟读俗语促表达 学习劝勉的俗语。 语文园地 2 任务二:凤头豹尾巧加工 巩固运用,对作文进行改写。 课后作业 1.用思维导图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